(记者 王彤旭)日前发布的《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2024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并展望2025年财政政策。报告指出,2024年,各级财政部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有效落实存量政策,推动出台并扎实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狠抓预算执行管理,强化宏观政策协同,有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财政科学管理,防范化解风险,严肃财经纪律,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存量和增量政策加力落实
报告显示,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支出强度,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农林水、科学技术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在财政支出方面,保持较大强度,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4612亿元,增长3.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40720亿元,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3892亿元,增长3.2%。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114亿元,增长5.6%;教育支出42076亿元,增长2%;农林水支出27045亿元,增长12.4%;城乡社区支出21742亿元,增长5.9%;科学技术支出11505亿元,增长5.7%。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认为,全年财政支出实现3.6%的稳定增长,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通过结构化、精准化的支出安排,财政政策有效平衡了稳增长与惠民生目标,为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投资于人”的政策目标清晰,将进一步赋能于高质量发展。
2024年,存量和增量财政政策加力落实,助力经济回稳向好和社会大局稳定。
报告显示,财政部门组合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税费优惠等政策工具,提升宏观调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按照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围绕化风险、惠民生、促发展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加快落实存量财政政策方面,顺利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4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管好用好增发国债资金。
在加快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方面,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加大对重点群体保障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研究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稳健经营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报告显示,2025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四是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
同时,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中央本级科技投入,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综合用好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稳岗返还等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支持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建设,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财政科学管理。
“2025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定位,体现了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主动作为与深远考量。”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对记者表示,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与加快支出进度,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举措,有助于提升市场活力与信心。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能够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撑,也体现了政府在优化债务结构、提升债务使用效率方面的积极努力。
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彰显了财政政策的人民性与前瞻性。通过精准施策,确保财政资金更多地流向民生领域、消费热点和未来发展潜力大的领域,既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又能够激发市场消费潜力,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是保障财政平稳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通过加强风险监测与预警、完善风险处置机制等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了财政领域的潜在风险,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而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则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关心与支持。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确保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等“三保”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