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28日报道,普京表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俄罗斯已跻身世界四大经济体之列,排名第一的是中国,依次是美国、印度、俄罗斯。俄罗斯将日本、德国等不友好国家甩在身后,且俄罗斯经济和国家财政状况令人满意,当前经济增长率达 4.1%。这一表态,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成为国际经济领域热议的焦点话题。
在西方制裁的阴霾笼罩下,俄罗斯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2023 年,俄罗斯经济逆势增长,GDP 增长率达到 3.6%,工业生产增长 3.6%,制造业增长 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企业利润增长 24%,居民工资收入增长 8%。
但批评者指出,购买力平价指标存在天然缺陷:它无法体现经济结构健康度,也难以衡量科技竞争力。德国经济学家施密特的质疑:“如果俄罗斯真如数据所示那般强大,为何其高科技产品出口仅占GDP的0.3%?”这种矛盾暴露出俄罗斯经济仍严重依赖能源出口,2023年对亚洲石油出口增长5.6%,其中印度单月进口量达120万桶,能源收入支撑了GDP数据的“繁荣”。
俄罗斯民众对经济数据的感知呈现冰火两重天。在圣彼得堡经营超市的安德烈表示:“进口商品价格涨了40%,但我的养老金只增加了8%。”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莫斯科金融区白领叶莲娜认为:“卢布升值让海外购物更划算,周末去土耳其度假已成新常态。”
经济专家赵纪周分析,俄罗斯经济之所以能在制裁中实现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能源和粮食出口收入相对稳定,为经济增长筑牢了根基。即便面临西方制裁,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能源和粮食资源,与友好国家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确保了收入稳定。二是政府对经济转型的有力支持。通过重点支持国防开支,推动了军工产业发展,带动了相关制造业的进步;兼顾社会经济,稳定了国内消费市场。三是在国际贸易中突破西方封锁,大力发展与 “友好国家” 的贸易往来,积极推动本币结算,降低了制裁带来的影响。
此外,对华贸易占比从2019年的17%飙升至2024年的35%,轻工业品80%依赖中国进口,这种不对称依赖,也引发俄智库担忧“经济主权流失”。
普京宣布俄罗斯跻身世界四大经济体之列,无疑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这不仅体现了俄罗斯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显着成就,也彰显了其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强大韧性。但与此同时,俄罗斯也需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仍需在产业结构优化、通胀控制、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诸多潜在挑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