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林海雪原》首长少剑波原型出自咱烟台

访客 2024-04-16 18:39:28 40381 抢沙发

1957年,离休干部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一出版,就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 此后多次被改编成京剧、电影、电视剧,受欢迎至今。 小说取材于曲波在东北剿匪的亲身经历。 里面的人物原型与真实历史有很高的重叠度,有几个原型来自烟台。

比如,代号“203”的首领邵剑波的原型就是作者本人,黄县(今龙口)人; 智取威虎山的侦察英雄杨子荣是牟平人; 一直关注203高波的年轻后卫是海阳人; 侦察排“小董”的原型董忠松是海阳人。

曲波首先在书的扉页上写道:“谨向英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人民和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没有他们的生死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的生活。

杨子荣

孤独的英雄长眠于黑土地

今年清明期间,记者来到牟平区文化路街道席家河村,在杨子荣故居聆听杨子荣的侄子、74岁的杨克武讲述杨子荣英雄背后的真实故事。

旧院落未变,至今已被封存。

沿着通往杨子荣故居的小路,远远看见一棵大槐树。 胶东普通的院墙,新漆的红色大门上方,门楼上悬挂着“杨子荣故居”的匾额。

杨克武沉默不语,缓缓打开门。 小院里,有一尊杨子荣雕像,一人高。 两侧是走廊,上面有杨子荣的简史。 当一扇旧门打开时,杨子荣曾经居住过的小院就被封印在这里,没有任何变化。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房子是用不规则的碎石砌成的,门窗又小又旧。 右边是侧翼,左边是小黑驴棚。 小院不大,不足十平米,狭小的空地上长满了青草。 杨克武低下头,捡起杂草:“这是我奶奶以前种地的地,这房子是我二爹杨宗贵的。” 士兵走后,我的父母和奶奶一直住在这里,老房子完好无损。”

跨过风化的门槛,有东西两间房。 对面的墙上挂着杨子荣的肖像。 东边是一个土灶,一个大锅,筷子笼,墙上还挂着蜘蛛网的小油灯。 东边是杨克武祖父母住的小屋,西边是杨子荣,是杨宗贵和儿媳妇住的地方。 徐万良居住的婚房。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走进杨宗贵的小屋,只见一张小炕床只有1.8米宽,头脚伸到了极限,十分狭窄。 土炕上铺着破高粱草席。 炕沿上泛着光泽。

杨宗珪成为杨子荣之前,与妻子徐万良居住于此,育有一女,一岁时就去世了。

杨宗贵小时候胆大心细,精明能干。

杨克武告诉记者,杨子荣的父亲是一名瓦工,母亲是一位小脚的农村妇女。 杨子荣入伍前,他的名字叫杨宗贵,他的弟弟叫杨宗甫。

杨子荣以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杨克武告诉记者:“我的祖父杨世恩生了三个男孩,因为怕穷,又希望子孙过上好日子,所以给孩子取名‘宗父’,‘宗父’取‘宗父’,‘宗贵’取‘子荣’,‘宗禄’。”总禄之后,富贵子禄五岁就死在路上。

杨克武一直称杨子荣为“二奶爸”。 外界称他为杨子荣的养子。 这是怎么回事? “杨子荣是我叔叔,排行老二。他参军后,我姑姑因劳累过度,得了肺结核(肺结核),没多久就去世了。村里一直有一个规矩,如果没有孩子‘抢土’,她进不了,我就埋葬在老家的墓地里,所以,我奶奶把我收养给了杨宗贵和徐万良,我把她当作她的儿子埋葬了。” 说着,他拿出了一本家族纪念册,上面写着徐万良的名字。 写为“尔:可吾”。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杨子荣成为侦察排长绝非偶然,因为杨子荣从小就表现出精明。 杨克武在外貌上很像他的叔叔:“小时候,杨子荣很受欢迎,在孩子们中是个小老大,说话做事都很聪明,从来不去摘洋葱。”当其他孩子调皮的时候,他也不会欺负你的朋友。”

“我的二爸爸在村里读了四年小学,大家对他印象都很好,都说他很安静。他很爱听故事,经常听村里的老人讲《三国志》。他记忆力很好,性格也比较细心,后来因为生活的压力,我就跟着爷爷奶奶去了关东,现在还有一个阿姨在黑龙江。”想法……杨克武说,杨子荣的很多性格都有点像他的母亲宋学芝。 “我的二爸爸很勇敢,也很灵活,当过矿工,砍过木头,据说他还向人们展示过他在东北的工作成果。但有一次,他干活的时候,老乡被老板打了。” ,于是他就打败了老板,辞职回老家了。” 杨克武说,杨宗贵结婚后仍住在故居三年:“他们的女儿比我大三个月,一岁就死了。”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土匪精神”杨宗贵致家人沦为“土匪”

“我奶奶靠乞讨食物供杨子荣上学。有时她会买一些顶针和线卖掉赚钱(剪剪刀),这样杨子荣就读了四年小学。我奶奶很能干。”她会背着孩子磨磨坊、做豆腐,她能一口气扛起200公斤的重物,她什么都聪明。他了解到,说起杨子荣的母亲,他的祖母宋学芝杨克武眼里含着泪水。

杨子荣当兵退伍后,起初,当地政府仍将杨子荣一家视为军人亲属。 1947年冬天,椿家河村的一位村民从东北回来,说他在东北下城子地区亲眼看到“杨宗贵衣着瘦长”:“杨宗贵穿着一件毛皮衣服,东北人穿大衣、戴毛帽,他就是个流氓,一气之下就成了‘土匪’。”

事后调查发现,杨子荣因身为侦察员,经常乔装深入土匪巢穴侦察,被村民误认为他加入了土匪。 再加上他走后就没有给家里发过消息,所以村里把杨子荣一家当作土匪一家对待。 “我姑姑受了很多苦,从娘家嫁出去没多久,就加入了村青年女队,整天在家做军鞋、磨军粮,她就是不相信,所以她从未再婚。” 杨克武说,后来,村里取消了他家的军人福利,并代他家停止了种田。 徐万良经常被叫到村公所,向她讲述杨宗贵入伙的细节:“我姑姑一家也受了很多苦,直到她去世,姑姑还拿着杨子荣结婚时送给她的梳子。” ”。

为了摘掉“土匪”的标签,杨克武的奶奶宋学智多次在从西家河到文登管理局、牟平县城的乡间小路上跑来跑去:“你说,她是个小脚的老太太,已经走不动了。”一百多里路,人人都在问她儿子的事,可谁关心我这个土匪奶奶呢?”

经过多方调查,当地政府认为杨宗贵的逃兵毫无根据。 直到1958年,有关部门才追定杨宗贵为烈士,并颁发《革命军人家属荣誉证书》。

老母亲从来不知道画中的男人是她的儿子

1957年9月,杨子荣的战友、牡丹江军区第二团副政委曲波同志以“致以最深切的敬意,献给我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 引起巨大反响。

《林海雪原》小说出版后,杨子荣的亲戚中没有人敢认为杨子荣是他们家族的人。

杨克武叹了口气说,那时候收音机里整天放着戏曲,戏曲里都提到“杨子荣”“杨子荣”。 我奶奶告诉我爸爸,为什么收音机里的杨子荣感觉像你二哥? 我爸说,我们哪有这么好的福气呢? 何况,世界上同名的人还有很多。 奶奶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了。

宋学智于1964年去世。“可惜老太太临走时并不知道书中的杨子荣就是她的儿子。她床上贴的‘忘掉威虎山’的贴纸就是她的儿子。” ,就算再活一两年,她也能舒服地走路了……”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周总理下令寻找​​杨子荣身世

1969年的一个夜晚,北京中南海礼堂。 大型革命样板剧《智取威虎山》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坐在前排主座上的周恩来总理在鼓掌的同时,侧目看着身边的美国客人。 “你们剧中的男主角杨子荣是剧中创造的人物,还是真人?” 美国客人问道。 “是的,大卫先生,你可能不知道,在我们国家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像这样的场景的人或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周恩来严谨的话语充满了乐趣。 “是的,总理先生,在我们美国,英雄的家庭和英雄一样受人尊敬,我想去杨子荣的家人看看,看看是什么样的家庭养育出了这样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杨子荣在电影《临海雪原》中

随后,周恩来总理责成有关部门查询杨子荣烈士家乡的详细地址。 此后,杨子荣的部队与海林组成联合调查组,查明杨子荣的来历。

烟台、海林、林州重建烈士纪念馆

据杨克武回忆:当时,该地区各个公社都张贴了有关杨子荣特征的告示,要求寻找他。 当他去牟平赶集时,随处可见墙上、电线杆上的告示。

1969年,调查组来到楚家河村调查时,村民们看着照片说:“这不是我村的宗贵吗?” 一家人由此得知,他们的亲戚就是《临海雪原》中杨子荣的人物。 2005年,在英雄牺牲地海林市重建了杨子荣烈士陵园。 2013年,杨子荣烈士纪念馆在牟平文化街祖家河村东山上落成。

2009年,杨克武作为杨子荣烈士遗属赴北京参加全国“双百”(“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100人”)英雄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采访结束时,这位沉默寡言的老人眼含热泪地说:“人民没有忘记英雄!我的二爸爸应该安息吧!”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8条线索层层揭开杨子荣身世

半岛搜索一无所获

1964年春,济南军区、山东省军区、杨子荣原部队第38军和海林县民政部门组成调查组。 他们根据“杨子荣是胶东人”的线索,前往山东烟台各县调查了解情况。 有人说他是穆平。 有的说是荣成的,有的说是文登的。 目前还无法确定。

线索对比初步识别

线索①雷庙老同志刘艳双等提供:杨子荣1945年农历八月在牟平县雷庙参军,身穿黑夹克。

家乡提供:1945年农历八月十三,杨宗贵入伍经王丛村至城南2里的雷寺。 他穿着一件黑色夹克。

母亲、妻子刘艳双等老同志提供的线索:杨子荣出发去雷霆寺前,妻子来看望了他。 家乡提供:杨宗贵参军后,妻子到王丛村看望他,但没有见到他。 第二天,她和婆婆一起去雷庙看望他。

线索③负责小毛驴的老同志王云明提供:我听杨子荣说,家里养小毛驴有妈妈有老婆,很难养。 家乡提供:杨宗贵家有一位老母亲和妻子,养着一头小黑驴。

线索④一位改名参军的老同志提供:杨子荣入伍后可能改名了。 家乡提供:与杨宗贵同时报名参军。 体检不合格的韩克利提供,杨宗贵称自己是用假名报名参军的。

线索⑤一位会说东北话的老同志提供:杨子荣入伍前到过东北,会说东北话。 家乡提供:杨宗贵12岁至26岁在安东工作,能说一口流利的东北话。

线索⑥ 在龙口上船的老战友王云明提供:杨子荣去东北参军。 在龙口上船之前,他遇到了一位在部队开车的亲戚。 调查组派人核实:杨宗贵有一个妹夫,名叫王明辉,在济南军区工程兵器部工作。 他是在龙口骑摩托车认识杨宗贵的。

线索⑦双方提供的年龄:1969年53岁。

线索⑧曲波提供的外貌特征:杨子荣中等身材,长脸,上宽下窄,蒜鼻,浓眉大眼,微有胡须,鼻毛很长。 孙大德提供:杨子荣看人的时候有一双白色的大眼睛。 杨宗贵的姐姐和老乡提供的资料是:浓黑的眉毛,高高的眼窝,一点胡须,一张上宽下窄的脸,颧骨高。 当时,杨子荣的弟弟杨宗富还活着,两兄弟长着相似的面孔。 至此,调查组初步认定杨子荣就是失踪烈士杨宗贵。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带照片身份证明,已确认

1973年,曲波同志获得了杨子荣原单位的一张照片。 曲波托日本朋友将照片带回日本,单独将合影中杨子荣的形象重新拍摄并放大。

当牟平县民政局局长把杨子荣和战友的四张照片带到慈家河村,让村干部和村民辨认时,他们指着同一张照片异口同声地喊道:“这不是杨子荣吗?”我村的宗贵是吗?” 就是他,没错!”

随后又将四张照片发给他70岁的弟弟杨宗福进行辨认。 他立即翻出杨子荣的照片,心情复杂,泪流满面。 这一切更加证实了杨宗贵就是杨子荣。 英雄身世之谜终于揭晓。

高波

他去世时年仅19岁

如果纪念馆里存放的黑白照片是你所爱之人的肖像,你会有什么感觉?

在牟平烈士杨子荣纪念馆里,60岁的高春堂站在二叔高波的遗像前,眼睛发红,泪流满面。 基因遗传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即使照片很模糊,但依然可以看出两个人的脸庞和长相惊人的相似。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护送物资遭土匪伏击

“死时才19岁!是被土匪活活打死的。” 高春堂声音颤抖地说道。 高波1926年出生于海阳市高家村,有兄弟姐妹四人。 他是最年长的。 第二,高春堂是高波烈士的侄子。 高博聪明勇敢。 参军后担任曲波警卫员,后任二团一营一排排长。 高波怎么死的? 高春堂说,他听杨子荣和高波的老战友高福景说,他带着高波从村里参军,一起去了东北二团三营。 那是1946年腊月,高波受伤后,身体没有恢复,他被分配了一份较轻松的工作:承担列车加强班监工作。

1946年腊月,一列小火车从亚布力驶向牡丹江丛林。 后车厢里不仅有往返贸易、军民物资的人员,还有正在押解牡丹江受审的土匪。 当火车冲到横道河子高岭子地区时,突然遭到土匪伏击和炸弹袭击! 海林团曲波接到高岭子小火车被抢的消息后,立即集结队伍赶赴事故现场。 二团官兵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火车被毁,部分车厢被烧毁,地上还有尸体。 部队顺着土匪逃跑的方向追击,发现高波赤身裸体地绑在树林里一间木屋旁的一棵大树上。

在最冷的冬天里冷冻酷刑和折磨

冬季腊月,零下三十至四十度,严寒中,高波被土匪剥去军装,遭受冰冻刑罚! 士兵们惊慌失措,赶紧生火给高博取暖! 但当高博靠近火时,他的全身立刻就起了大水泡。 战士们见状,赶紧用毯子把他裹起来,抬上雪橇,拖回营地,送往牡丹江医院。

曲波突然审问土匪,得知在激战中,士兵们一一被枪杀牺牲。 高波在混战中被木棍打昏,被土匪捆绑。 等他醒来,又被棍棒打中,土匪们已经疲惫不堪。 他受到酷刑,被泼胡椒水,脱光衣服,用皮鞭抽打,最后被打死。 高波受尽折磨,死不屈服,最后被绑在树上。 高博头部被重击后,还在医院里与匪徒搏斗。 当他醒来时,他说道:“来吧!杀!” 他的神经受到了严重的刺激。 看到他的样子,二团的官兵们都叹了口气。 当他病重时,军队领导看到了这一幕,把他扶到病床上,戴上军帽,整理好军装,拍下了最后一张照片。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妈妈看电影的时候痛哭了

1960年代初,一个电影队来到海阳高家村播放电影《临海学园》。 一直想看热闹的高博妈妈,早早就带着几个老太太拎着小凳子去占位了。 夜幕降临,人们从四面八方观看。 看电影的人成群结队地涌来。

高博的妈妈一个字也不认识,眼睛也不眨地看着热闹。 但放映员早就知道,放映地点是高波烈士的出生地。 随着剧情的展开,高博这个人物也时不时出现。 这时,放映员抓起了麦克风。 他大声喊道:“看!这是高波同志!” 全场顿时骚动起来。

听到叫儿子的名字,高博妈妈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扮演儿子的演员张亮,无论身材还是表情都和高博一模一样。 当看到儿子在冰天雪地里爬行,在树林里打斗时,高波的母亲惊呆了。 我再也忍不住了,当场就泪流满面……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电影《林海雪原》中的高博

1970年春节,从未出过远门的高波母亲带着女儿到浙江金华生活了两个月。 有一天,女儿发现了一张高波戴着军帽的照片,请她认出。 她看了许久,一言不发,就进去了。 我把浴室的门反锁了,好久都不敢出来。 终于,在女儿哭着劝了半天之后,她才打开了门……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在她面前举手投足了。

据高春堂介绍,高波烈士的母亲于1987年去世,享年96岁。去世前,她再也没有离开过家,死在家里为高波准备的婚房里。

董忠松

帮助杨子荣护航“山鹰”

他是杨子荣的战友,曾配合杨子荣活捉“山鹰”; 参加过辽沉战役、上甘岭战役。

日前,记者在烟台市环卫所再次采访了这位经历过无数战争的老人。 他就是小说《临海雪原》中“小董”的原型——92岁的董忠松。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进步学生成为充实军队的骨干力量

他消瘦了,白发多了,耳朵向后仰,曾经高大的身材也变得摇摇欲坠……与15年前记者采访董先生时相比,他的身上多了很多岁月的痕迹。 不过,他的思路依然清晰,一些细节依然历历在目。

董忠松是海阳人。 谈及与杨子荣的交往,董先生说,1945年,杨子荣加入八路军胶东军区海军支队。 这就是刘公岛汪伪海军起义后八路军收编的军队。 当时董忠松18岁。 他是山东最高学府胶东公学(现鲁东大学)的进步学生,曾担任部队骨干。 这支队伍也是后来林海学院剿匪的牡丹江第一团和第二团的前身。

1945年10月24日,部队离开龙口,渡海前往东北:“在莱阳水沟头,我们正在包饺子。紧急集结后,我们一个饺子都没吃,每人发了一袋烤的。”糕点好了,上船后就往东北去了。”董忠松说道。 “当时,曲波是我们四中队的政委。” 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行军作战,部队一路扩大,董忠松也被任命为二团一营连二排排长。

“当时,我们一营是主力。” 董忠松到海林后,对正月十五的鹭岛之战记忆犹新。 由于刚到东北,很多没有经历过呼啸北风的战士,手脚都冻伤了。 董忠松的脚被冻住了,起了一个鸡蛋大小的水泡。 军医用刀在他的脚上划了一个口子。 挤干水后,塞上棉花,再用布包裹起来。 他走路时痛苦地龇牙咧嘴。 即便如此,他还是一瘸一拐地参加了攻打镜泊湖南湖头的战斗。

解密杨子荣为何说“脏话”

“我在牡丹江认识了杨子荣,他是侦察连排长,我是二团一营连二排排长。” 谈到缘由,侦察排长杨子荣告诉记者:有一次,在剿匪战斗中,我军曾缴获过土匪的战利品。 其中有一本类似于现在手机大小的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有点像现在的袖珍书。 书名是《海底》,里面印着字体。

识字的董忠松开始思考这本小册子。 里面有问题,也有答案。 杨子荣知道,那是一本土匪俚语的“答案书”。 杨子荣接过书,仔细琢磨了半天。

董忠松还给记者表演了土匪俚语:“老大你贵姓?” “你在家姓董,出门姓潘。” “香头有多高?”……这些行话被董忠松演绎得淋漓尽致,记者仿佛在回忆杨子荣在《智取威虎山》中的经典回答:“你的脸为什么红了?” “打蜡防寒!”……演出结束后,董先生感叹道:“杨子荣是个有思想的人,他把小册子里的土匪俚语背得那么好,骗了十只山鹰。”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与杨子荣护航“山鹰”

作为杨子荣的战友,董忠松曾多次与杨子荣并肩作战。

一次到黑瞎子沟,一位村民报告说,他的牛被土匪抢劫了。 董忠松奉命率一个排进山搜寻土匪踪迹。 在山脚下发现了一些牛脚印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它们。

回去向曲波汇报后,曲波带着杨子荣、董忠松和战士们又来到了牛脚印失踪的地方。 太阳快落山了,大家什么也没发现。 他们都无精打采地坐在地上吃着冷冻高粱粽子。 。

杨子荣说:“不管怎样,一定要有水,有了水才能生存。” 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水源? 杨子荣说:“有冰的地方就有水,我们去山腰吧。” 当我们到达山腰时,发现了人类的脚印,但过了一会儿就消失了。 士兵们分成两队,在山腰上仔细搜寻。

过了一会儿,发现了一个强盗。 强盗看见有人,就狂奔。 山那边就是土匪住的地窖。 强盗们连枪都没有拿起,就逃跑了。 杨子荣和董忠松一看,发现距离地窖十米远的地方,是一处终年不结冰的暖泉。 地下地窖里有一个汽油桶,里面燃烧着木头。 房间里很热,有的土匪甚至还穿着棉衣。 他连衣服都没穿就跑了。 大家检查了一下,发现锅里还煮着牛肉。

第二天,士兵们返回黑牛背。 一个大盗再也受不了寒冷,来到队伍中投降。 逃走的土匪有的被冻死了,他却因为身体好,把他们扛了过来。 他解释说,他们从老百姓手中夺走牛后,将它们打碎。 几个人向后走去,踩着彼此的脚印。 最后一个用扫帚把脚印扫掉了。 没想到,他最终还是没有逃走。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当杨子荣前去围剿“山鹰”时,董忠松前去援助。 由于“山鹰”无法行走,他们就到老乡家借了一辆韩国大轮牛车供“山鹰”乘坐。

一上车,老人就不停地“咳咳”地叹息着。 杨子荣笑道:“什么?没想到我会被一个小侦察排长抓起来!” 这是董忠松对杨子荣的最后印象。 。 “杨Zirong在开枪射击Zheng Sanpao时死亡。当时,他的枪支冻结和枪击没有开枪。他躺在那里时在现场死亡。” 东港回忆说,杨Zirong去世后,他被该公司上方的干部带走。 棺材被埋在冰雹山上。

Yang Zirong的最后一张照片显示了Dong Zhongsong

东港(Dong Zhongsong)一直与杨Zirong,Gao Bo和其他同志一起珍惜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也是英雄Yang Zirong和Gao Bo的最后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从1946年10月1日开始的,当时穆丹吉安(Mudanjiang)军事地区的第二军团在Hailin举行了一场战斗英雄和模特会议。 会议结束后,该团组织了Yang Zirong,Gao Bo和其他英雄和模特拍摄集体照片。

照片中共有16个人。 这次,有11名战斗英雄受到赞扬。 他们穿着的白色衬衫是军队给予英雄的奖品。 其他穿着军装的人则是参加会议的工作人员。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在照片中的16个人中,只有95岁的王Xuejian目前居住在达利安(Dal​​ian),现年94岁的王Xiliang,目前居住在成都,而现年92岁的Dong Zhongsong还活着。 他们的年龄为281岁。

在照片中,高大的Yang Zirong站在最后一行(从后排左三)。 Yang Zirong微微斜视他的眼睛。 他穿着一件白衬衫和剃光头。 他既没有胡须也没有军事帽。 看来他看起来也不那么瘦。

高鲍(Gao Bo)站在前排(右第四位),站在高鲍(Gao Bo)旁边,一条腿(从右侧排在前排的第五腿)是东港。 记者了解到,这张珍贵的照片现已由中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集。

当我得知我的旧同志接一个过世时,我几次cho住了几次。

1947年7月,东港离开了海林,并在第38部队第一师第三军团担任文化官员。 他参加了Liaoshen运动,向南走,然后参加了战争,以抵制我们的侵略和援助韩国。 “最危险的事情是在韩国战场上。当时,我带领整个营的600多名士兵参加了Shangganling战役。战斗结束后三到四天,只有大约100人离开了超过600人,我是四个营干部中唯一一个活着的人。 “有600人,如此多的人,几乎没有生存的人。” 东港(Dong Zhongsong)作为Linhaixueyuan和其他战斗的幸存者,他堕落的同志的面孔很长一段时间在他面前徘徊了很长时间,记者的询问深深地感动了92岁的男人的痛苦,记者也感到记者也感到有罪。

Gao Xinyi不见了,Zhang Rencai走了,锣李走了,Xu Chengzhi走了… , 我想念他们!” Dong Zhongsong得知他的旧同志接一个过世时,几次cho住了几次。

《林海雪原》“小白鸽”原型去世

在现场,记者称96岁的Liu Bo,Qu Bo的爱好者,《 Lin Hai Xue Yuan》的作者,也是书中“ Little White Pigeon”的原型。 当东港得知刘博还活着时,他很高兴他像孩子一样拍手。 他一再说我们必须保持联系,否则许多老同志将无法再次联系…

红色记忆将永远不会消失!

撒在革命祖先上的鲜血

我们向您提供最高的尊重。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038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