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业内:五六月份降准降息均有可能,超长期特别国债“特点有三:投向

访客 2024-05-13 20:00:56 9475 抢沙发

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具有三个特点:

(一)投资方向。 特别国债投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保障能力建设”,包括支持科技创新、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高质量发展等建设。人口发展。 基础设施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资周期长,亟需加大逆周期支持力度。

(2) 截止日期。 按照市场划分,“超长期”是指10年以上的期限,即30年、50年。 这意味着中短期偿债压力可以得到缓解,可以为基础设施投资释放更多财政空间。 同时,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匹配基础设施项目较长的投资回报周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持续时间。 过去,特别国债往往是应对冲击而推出的临时政策。 此次特别国债强调要“连续几年发行”。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迫切需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对经济进行逆周期调节。 持续发行的措辞体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基建行业的中长期支持。 可见,基建板块估值修复存在较为广阔的空间。

国信证券分析,相对而言,中央建筑企业承接重大工程具有优势,融资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预计订单和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 海外订单持续回暖,建议关注国际领先工程公司业绩; 工业建设受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影响较小,也是当前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 随着库存周期拐点临近,产业链上的钢结构和专业工程板块有望迎来估值回升,尤其是一些大型晶圆厂项目。 年内将实施,建议关注洁净工厂建设机会。

机构:5、6月有可能降准降息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显示,“资产荒”往往以货币政策收紧结束,滞后于股市的恢复和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

回顾前几轮“资产荒”的结束,2015-2016年的“资产荒”随着货币政策的转向而结束:2016年8月开始,央行陆续重启14天期、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上,上调MLF和逆回购利率,回收了机构间积压的资金,从而结束了“资产荒”市场。 2018-2019年的“资产荒”随着金融数据的升温而结束:2019年底,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这一轮“资产荒”逐渐缓解。 2021-2022年的“资产荒”以理财赎回潮结束:理财赎回潮导致利差快速上升,市场可供配置的资产增加,第三轮“资产荒” ”结束了。

本轮“资产荒”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较深。 与此同时,机构行为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资金分层现象依然存在,同时信用资质一路下沉至AA级资产,到期日已经一路下跌。 超长期债务规模已达30年,超过前几轮“资产荒”,严重程度不同。

业内:五六月份降准降息均有可能

此轮资产荒大概率会持续,其终点取决于经济复苏程度和真实融资需求恢复进度。 仍需关注后续信号意义明确的货币政策是否会收紧,金融数据能否继续超预期反弹。 等待。

国海证券在最新研报中表示,国债专项/增发从会议筹划到发行实施需要2个多月的时间。 5月或6月可能是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启动时间。 从目前来看,本次发行确实会在5、6月份启动。

国海证券认为,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市场化方式发行的可能性较大:

(一)回顾历史,1998年向四大银行定向发行特别国债; 2007年,实行市场化、定向发行特别国债; 2020年,以市场化方式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2023年增发国债由于不单独标注,与常规国债混合发行,因此也采用市场化发行方式。 随着国债市场参与者数量的增加和流动性的改善,国债供应对市场的压力减轻。 从案例来看,近年来,政府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完全市场化的发行方式。

(二)如果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过多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可能会引发“期限错配”风险。 2023年3月,硅谷银行爆发风险事件。 原因之一是硅谷银行的“期限错配”,负债久期短、资产久期长,放大了利率风险。 因此,我们认为,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可能会采取市场化发行方式,通过引入非银行机构长期资金,减少银行机构超长期国债持仓。保险等,从而缓解银行业的“期限错配”风险。

(三)市场化发行特别国债可以缓解当前债券市场“资产匮乏”的局面。 5月10日,央行公布《202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央行在《专栏四——如何看待当前长期国债收益率》报告中表示,“市场上安全资产的缺乏也对长期国债收益率产生了一定影响”。 ”。

国海证券认为,按照政治局会议要求,近期地方专项债券发行步伐也将加快。 届时,6月、7月地方专项债券发行高峰期可能与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期重叠,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值得关注。

为抵消地方政府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对债券市场的扰动,不过度增加财政发行成本,可能会实施存款准备金率、降息等政策五月和六月。

本文来自:金融行业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47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