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科研人员模仿蟑螂造了款机器人,“昆虫”机器人能挑战多种环境考验吗?

访客 2024-05-23 08:01:18 10693 抢沙发

“昆虫”机器人体型最长仅2厘米,是北航科研团队历时15年自主研发的微型仿生机器人。

放置在一堆岩石之中,“昆虫”机器人动作矫健,穿梭自如。

经历了沙石环境的考验后,“昆虫”机器人还能挑战哪些特殊任务? ——这不,眼前的“虫子”已经进入了飞机发动机内部。 它要完成对机器内部环境的检测; 而这个只是进入管道看看有什么麻烦。

凭借微小的身体,“昆虫”机器人可以挑战多种环境测试,但它的身体有多大呢? 看! 与一元硬币相比,“昆虫”机器人要“纤细”得多。 据了解,在没有电池的情况下,“昆虫”机器人的重量几乎与同等大小的昆虫相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詹文成:重量约为200毫克,可能相当于40多根头发的重量。

身体虽小,但“昆虫”机器人五脏俱全——外壳由碳纤维制成,再加上研究人员自主设计的芯片,再配备电池和其他量身定制尺寸的设备,它形成了一只可以通过蓝牙控制的“昆虫”。 机器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詹文成:将配备这些电池电路的设备、我们的无线蓝牙通信以及我们使用的微型麦克风安装在机器人上,我们让它爬到一个由积木搭建而成的废墟。 现场,然后我们通过麦克风发出求救信号。 我们的机器人成功捕获了声音信号并将其发送回手机。 我们可以使用手机来分析声音中包含的求救信息。

目前处于测试阶段的“昆虫”机器人没有专用的“充电桩”,需要手动充电。 你看! 这两根与人的头发粗细差不多的金属线,是“昆虫”机器人的充电接口。 每次充电2分钟,它可以爬行10分钟。

仿生外形让“昆虫”机器人能直行、转弯

从外观到动作,“昆虫”机器人都酷似昆虫。 它的设计灵感从何而来,又是什么驱动着如此微小的机器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詹文成:我们经常观察到蟑螂受到人的干扰后突然跳出来,我们对这种现象很感兴趣。 从这个现象出发,我们希望研究一种可以移动得如此之快的机器人。

“昆虫”机器人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蟑螂,它可以在微小的体型中实现快速运动。 该机器人的动力驱动是北航研究团队15年技术攻关的成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严晓军:最重要的突破是电源技术,因为传统的方法比如用电机,或者用现在的这个电源,可能很难缩小到这么小的尺寸。 就是动不了。 我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一个现象。 这种现象是“梁”在静电场作用下会振动。 这个“光束”的直径大约只有头发丝那么细,只有二十微米左右,所以即使是在外界,是直流电也能振动。 我们正在研究这种现象。 在清楚地研究了其机制后,我们希望将这种现象应用到像机器昆虫一样小的发动机中。

在高速摄像机的镜头中可以看到,磁铁通电后会产生振动。 这种物理现象为“昆虫”机器人提供了驱动源。 有趣的是,目前科研人员打造的“昆虫”机器人,前腿较长,后腿较短。 它仅用两条前腿即可直线移动和快速旋转。

科研人员模仿蟑螂造了款机器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刘志伟:机器人在运动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它的身体始终保持着向上的角度,类似于昆虫爬行时的姿势。 。

“昆虫”机器人的前腿以平均每秒200次的频率撞击地面,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如此微小的尺寸和重量,“昆虫”机器人没有特殊的转动部件,研究人员的聪明才智成功解决了转动问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刘志伟:在转弯过程中,我们分别控制两个前腿。 当一条腿通电,另一条腿不通电时,机器人可以实现转弯运动。 。

目前,实验室测试数据显示,“昆虫”机器人在装载电池时前进速度可达每秒37厘米,在空载环境下前进速度更快。

詹文成,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我们最快的速度现在可以达到每秒45厘米,已经相当于蟑螂的速度了,已经达到了仿生的目标。

“昆虫”机器人有望“上天上地”

据科研人员介绍,利用电磁场环境中发生的电磁振动现象,不仅可以建造爬行的“昆虫”机器人,还可以设计飞行的“昆虫”机器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刘志伟:发现“梁”的振动现象后,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翅膀上加上振动现象,模仿昆虫的扑动运动,然后制作微型飞行器,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带有机翼的类型是利用“梁”的振动来驱动机翼的。

在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智能推进实验室,有一面“昆虫”机器人的“标本墙”,聚焦想象力。 有的机器人像蜜蜂,有的机器人像爬行的昆虫。 为了突破微型尺寸采用固态电池驱动的技术瓶颈,北航和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了专用微型尺寸芯片模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刘志伟:我们专门为机器昆虫开发的控制芯片,面积还不到一元硬币的一半。 主要包括两个功能。 第一个功能是储存电池。 将直流电压转换成两路频率可调的交流电压。 第二个功能是具有蓝牙通讯功能。 因为静电的驱动电压比较高,可能有几千伏,但是我们的电池一般都是3.7伏。 为了给电源带来动力,我们自己开发了升压电路,可以将电压提升到3.7伏。 高达5000~6000伏。

据介绍,微动力技术研发成功,有望应用“昆虫”机器人协助灾后搜救、大型机械设备和基础设施损伤检测等。目前,科研人员正在规划设计一款“昆虫”机器人自主运动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严晓军:未来芯片上会集成一些算法,让它在遇到障碍物或者遇到一些情况时能够自己做出判断,然后采取一些措施自主行动。

(央视记者 梁铮铮麻里)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69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