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星巴克回应不消费入座会被劝离,“最讨厌不消费坐半天”背后的商业伦理伦理

访客 2024-05-26 10:01:50 38691 抢沙发

至于企业是否愿意多做一点、“贡献”一点,让市场竞争去筛选、去倒逼。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西安市星巴克员工驱赶一名刚坐下的男子。视频显示,该男子问:“不让坐是吧?”星巴克员工回应道:“想坐的话手机下单吧,去商场那边坐就行。”最后,该男子起身离开。拍摄视频的人称,他看到这名小伙子坐下后仅仅一分钟就被劝离。他称,工作人员一共劝离了三批人,当时人也不多,不明白为什么不让坐。

星巴克回应不消费入座会被劝离

不过,网络上也有不少支持该店的声音。“最讨厌有人坐在那里很久不买东西,让其他消费者无处休息。”“付款后坐下还要写条子吗?这不是很正常吗?我怎么能不买东西就坐下来呢?”“没买到便宜货就去网上竞拍照片,这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这也说明大家还是懂一些基本的商业道德的,“谁消费谁享受”只是常识而已。当然,商家可以放弃这种让利,就像有网友说的“大格局”,摆一堆椅子给大家坐。不过,商家不愿意这么大方,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种举着相机拍照并要求商家让出座位的行为就有些不合理了,甚至可以说是对商业环境的一种干扰,试图通过舆论压力将不必要的义务强加给商家。

仔细想想,顾客不买单就不让坐下,这种事情可能只有在咖啡厅才会有新闻效果。换个语境,“××店被曝光不买单就不让坐下”,人们可以试着把××填成其他餐厅、小吃、其他品牌的名字。脑海中是不是会浮现出一句话:这不是理所当然吗?

这也说明,或许曝光此事的人也明白,此类事件只有发生在咖啡厅这样的场所,才最能引起关注。因为一定程度上,“小资”语境的消费空间代表着更高的服务水平,也更容易容忍无理的投诉。

此前,宜家就存在大量“吃白食者”——很多顾客在宜家的沙发和卧室区域睡着了,门店曾表示“不介意”,但后来因为吃白食者太多而改口说“鼓励体验,而不是真正的睡觉”。其实也是类似的情况,高容忍度的规则“不能再玩了”。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遗憾,意味着很多场景下,一种心照不宣、共情的消费文化尚未形成。商家提供了一定的包容度,消费者也善于利用规则,相互理解,寻求利润与公众形象的最大公约数。一旦规则被滥用,原本温暖的规则只能回归到最基本的商业伦理——“一手付钱,一手送货”,这可以理解,但也是底线。

还有媒体报道称,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星巴克开始实行“消费后让座”政策。星巴克官方客服回应称,确实有“消费后让座”政策,如果不消费,会礼貌劝离,但不会强迫顾客消费。

对于商家来说,这当然是他们的选择,无可厚非。但这也意味着商家自愿放弃了品牌的一些无形资产,比如更加友善的公众形象、更加包容的消费者空间等。久而久之,它们或许会失去本身的标签内涵,变得“平凡”和“通俗”。

人们无法评判这种商业策略转变的对错。人们应该明白的是,在市场经济中,没有必要对企业有太高的道德期望,甚至进行道德绑架,只要遵守基本的商业道德就行。至于企业是否愿意多做点什么、“贡献”点什么,让市场竞争来筛选、去逼迫。消费者对此没有必要太苛刻,更不必愤怒。消费者掌握着用脚投票的权利,这就足够了。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869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