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一箱难求”局面再现 集装箱运价单月飙涨50%

访客 2024-05-31 08:03:13 88333 抢沙发

  “现在一些货主不出货了,因为运价太高出不起,都选择观望了。”青岛某货代公司负责人5月30日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5月以来,全球集装箱运输价格迎来新一轮上涨,各大班轮公司屡次提价,带动亚欧、美西等主要航线价格不断攀升,“一箱难求”局面再现。

  业内人士认为,国际地缘冲突持续与海外补库周期开启,是推动运力紧张、运价走强的关键因素。后续运价走势如何演绎,须关注下游货主对价格的接受程度。

  欧线再现上万美金报价

  近期业内传言称,亚欧航线再度出现高达1万美元的集装箱出运报价。此前,只有在2021年出现40英尺大柜上万美元的极端运价,当时是因为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混乱,集装箱运价在1年内涨超10倍。

  据悉,目前亚欧航线实际运价与1万美元仍有一定距离,但5月以来的提价趋势已十分明显。货代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6月上旬从上海港运至安特卫普或汉堡港的40英尺大柜报价在7000美元至7200美元,较5月初运价(约4000美元)涨超70%。

  “第23周(6月3日至9日)欧线运价中枢处在3900美元/7000美元(20英尺箱/40英尺箱,下同)附近,第24周(6月10日至16日)处在4130美元/7160美元附近。上万美元的大柜价格或为‘钻石舱’,即特殊舱位,其本身存在一定溢价。” 国泰君安期货航运研究员黄柳楠告诉记者。

  上海航运交易所公布的运价指数显示,反映实际运费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欧洲航线5月27日报3368.61点,较4月底上涨55%;反映未来1至2周订舱价格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5月24日报2703.43点,较4月底上涨39%。

  地缘冲突叠加海外补库影响

  与今年1月地缘冲突导致运价上涨相比,5月以来这轮运价大涨的触发因素更为复杂。除欧线价格飙升外,美西航线和中南美航线运价也在逐级抬高,甚至先于欧线刷新今年以来纪录。

  港信期货航运研究员巨伟豪向记者表示,当前全球集运市场运价飙升主要是受两方面影响。

  一是地缘政治因素使得红海区域复航遥遥无期。班轮绕行好望角导致船期混乱,亚欧航线出现较大运力缺口。航运巨头马士基在报告中表示,今年二季度欧线有约20%的运力缺口。

  二是欧美补库周期提前,货物运输需求逐渐恢复。欧元区5月PMI初值超预期上涨,体现出目前欧洲制造业及服务业需求存在较强恢复动力。我国作为欧洲的主要进口国,运力需求量较大,导致出现了严重的缺箱缺舱位情况。相似的情形还在北美及中南美洲上演。

  即期的运力供给难以满足运输需求,给了船公司不断抬升运价的动力。“随着舱位持续紧张,部分船公司开始与直客重谈长协价格,同时压缩长协客人的舱位,或造成长协货流向即期市场,并给予船公司继续抬升报价的驱动力。”黄柳楠说。

  后续关注下游承受能力

  节节攀升的运价考验下游货主的承受能力,这也成为研判后续运价走势的关键因素。

  “当前运价上涨虽然没有疫情期间那么剧烈,但目前不少货主已经选择不出货了,因为无法承担运价上升的成本。”青岛某货代公司负责人表示。在其看来,欧线大柜7000美元的运价是部分货主承受的“极限”,未来持续高于这个水平的可能性不大。

  “当前,市场对于欧线大柜运价的接受度普遍在6000美元到6200美元。”巨伟豪认为。但他补充道,当前各家船公司纷纷营造紧张气氛,多家船公司关闭了FAK(对所有货物均收取统一运价)和即期舱位的预订机制,直到6月或更晚的时间才会重新开放。这意味着,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运费,也可能无法及时预订到舱位,这进一步加剧了货运市场的紧张局势。

  对于未来的运价走势,黄柳楠建议关注两个变化因素:一是长协货往即期市场的溢出,这或是下一轮即期运费涨价的驱动力;二是美线及中南美航线对欧线运力供应的挤压,6至7月欧线运力供应或难有较大增量。

  “短时间内运价仍有高位震荡抬升的动力,但这种高运价的情况未必长久。当前国际航运市场旺季普遍提前,当旺季结束后,有效运力供给不足的情况将得以缓解。同时,疫情期间新造船只订单陆续交付,运力总供给持续上行,若地缘局势能够缓解,有效运力供给迅速提高可能对运价产生不小的冲击。”巨伟豪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833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