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传承于田间地头的非遗技艺,横州市百合镇:传承竹编技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访客 2024-06-06 10:03:29 43570 抢沙发

沿着林荫乡间小路走进衡州市百里镇徐北村,经常可以看到不少老人或妇女坐在自家门前的院子里忙碌地编织着竹子。他们用穿、扎、绕、锁等多种手法,将大小不一的竹篾精心编织好后,一筐筐、一扇扇、一筐筐等精美实用的“竹制品”就做好了。

传承于田间地头的非遗技艺

竹编培训。图片由衡州市媒体融合中心提供

衡州市百里镇竹编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其中徐北村从事竹编业的村民最多,竹编产品最为著名。2011年,竹编技艺被列入衡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发扬传统竹编技艺,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百里镇高度重视竹编技艺传承和竹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行业领军人物,鼓励有竹编技艺的优秀年轻人回乡创业,以发展促传承。

2016年,在多方的大力支持下,白河镇须北村返乡青年潘黄安依托本村良好的基础条件,成立了广西浩珠艺术科技有限公司,并借“网上电商”之机,开启了“线上订单”模式。接到订单后,潘黄安将订单分发给村民,并根据客户需求对参与生产的村民进行培训、指导和考察,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传承于田间地头的非遗技艺

衡州市文化馆领导到百里镇调研竹编发展情况。图片来源:衡州市媒体融合中心

起初,村民制作的产品以竹帽、竹篓、竹篓等日常生活实用物品为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众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广西好竹艺工艺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新的市场形势和新的需求,对传统竹编产品进行创新,使竹编产品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用具,在家居装饰、商品包装、礼品定制等领域发挥出新的作用,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让竹编这项“老工艺”成为“新宠”。竹编产品订单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竹编行业。目前,公司年产值可达数百万元。

通过“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竹编小生意带动了徐北村及周边300多位村民就业,有的村民利用业余时间手工编织,年收入可达5000元至数万元不等。邻村70多岁的村民陈爷爷笑着说:“我闲着没事就做竹编,虽然年纪大了,但手艺还是不错的,去年我靠竹编一共挣了1.9万元。”

竹编订单样品十分精美。图片由衡州媒体融合中心提供

2023年,潘黄安被评为衡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说:“我家世代从事竹编,编织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到我这一代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很开心能成为竹编技艺的传承人。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让竹编适应现在经济社会的需要,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竹编行业中来,以传承竹编之美助力乡村振兴!”

传统竹编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技艺,蕴含着独特的文化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百里镇将继续做好竹编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传承展示基地,在设计、生产、研发、推广等方面下功夫,深度挖掘竹编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使竹编产业与乡村振兴进一步融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杨飒)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357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