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该不该受处分,南方医科大学教师因救人迟到受处分引热议,校方回应:生命至上、救死扶伤优先

访客 2024-06-16 20:03:33 10142 抢沙发

6月16日,南方医科大学一名老师因救治患者而迟到上课被处罚,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该老师迟到是因为在救治患者、救人,学校应该表扬鼓励,而不是处罚。

据截图显示,今年5月10日上午,2019级临床医学(全英文授课)班《儿科学》课前,余莉老师发现其所在科室一名患儿病情危重,疑似脑溢血,死亡风险较高,遂留下来处理急救,导致其未能及时到达教室,上课迟到29分钟。最终被认定为教学失误,被扣除2000元月奖金,受到全校通报批评,并取消年度考核评比资格。

舆情发酵后,南方医科大学回应称:“我们关注到网上关于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老师被通报的信息。作为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生命至上、救死扶伤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价值理念。学校正在与相关单位核实情况,后续将进行跟进。”

网友们对这一处罚的质疑,是出于简单的理解:救人迟到是正当理由,但学校为什么要处罚这位老师?希望学校能够全面调查,如果情况真如网传,或许有必要撤销对涉事老师的处罚,反思学校在执行相关规定时的僵化和冷漠。

医学院校应弘扬“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价值理念,并落实到学校管理的细节中,让师生感受到人文的温暖,这也是大学精神的底色。

也有网友表示,学校对此事的处理是“一事一议”,救人要表扬,迟到要按规定处理。但这显然是对“一事一议”的误解。老师救人与迟到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救人,就不会迟到,二者不可兼得;而虽然救人导致迟到,但他还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学校对涉事老师的处理显然不合理,也违背了学校的基本价值观。

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该不该受处分

原因很简单,上课重要,救人更重要,救人迟到可以理解,应该鼓励和支持。另外,处理老师时,应该开听证会,听取老师的辩护。那么,学校在处理老师时,听取了老师的辩护吗?既然学校已经展开调查,那么,这个决定的制定过程是否程序公正,值得回头看看。

或许学校将教师的责任从“严重教学事故”降格为“教学失误”,对涉事教师进行处理,体现了相对宽容的原则。但除了扣发奖金,学校还取消了获奖和表彰的资格,这无疑意味着学校在面临“救人还是教学”时否定了教师的选择。

也有网友猜测,该老师是因为有学生举报老师上课迟到而被处罚。虽然老师迟到有其原因,情有可原,但考虑到有学生举报,学校不得不以迟到的事实来处理,也是迫不得已。如果此事属实,也值得商榷。

学生投诉老师迟到,是为了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学生自身的合法权益。但从网上的通告来看,老师迟到的原因非常清楚,可以免于处罚。相信学生了解真实情况后,会理解和支持。

对于教师的奖惩,体现了学校鼓励什么、反对什么。学校应该执行教学秩序,对发生严重教学事故或教学失误的教师进行严厉处罚,这无可厚非。但如果对救死扶伤的教师也进行机械化处理,恐怕是对教师和教学的不负责。毕竟,这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也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生动教材。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14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