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男子举报父亲“低保是假的”,牡丹江男子实名举报父亲低保造假,民政局回应:符合标准,不存在违规办理

访客 2024-06-17 22:03:28 1157 抢沙发

6月8日,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张姓男子实名举报其父亲的“低保”,称其父亲的“低保是假的”,自己利用其叔叔的公职人员身份非法办理低保。

6月14日,牡丹江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一名工作人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记者)的父亲60多岁了,没有退休金,90年代离婚后也没有抚养孩子,现在生活不能自理,靠低保的钱和姐姐的补贴住进养老院。他(记者的父亲)不仅有糖尿病,还有精神三级、肢体四级多重残疾,符合低保标准。”而对于举报视频中提到的记者叔叔利用公职违法办理低保,该工作人员表示,记者的叔叔确实是公职人员,但已去世多年,并无违规行为。

即使是清官也不能评判家庭事务。儿子举报父亲“低保是假的”,看似是父子俩之间的家庭事务,但由于涉及“假低保”这一社会关注度极高的敏感话题,这已不只是家庭小事,而是事关政府公信力的大事,有关部门必须公开真相。

男子举报父亲“低保是假的”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是针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推出的生活保障制度。这项制度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极个别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在政策执行、监督管理上存在漏洞,存在“人情关系”、“关系保障”等问题。

更糟糕的是,一些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把低保当成亲朋好友的“摇钱树”,民众对此十分不满。一位张姓男子举报其父亲的“低保是假的”,其叔叔违规办理。不管是真是假,有关部门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向民众公布的真相必须真实,经得起检验。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温饱,关乎民生、连着民心。要实现有困难的都帮、有困难的都救助、该救的都救、该救的都救的社会救助格局,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提升;还要严控、彻底整治“人情”“关系”等违纪违法问题,决不能让一些人钻空子、违规“吃低保”。张姓男子父亲的低保到底是真是假?必须有一个真实权威的答案。(大河网合生评论员 姜武)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5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