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联想站台!DeepWay 四年融资 20 亿,港股 IPO 再提速
百度联想站台,DeepWay公司在四年内成功融资20亿,表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潜力,该公司加速港股IPO进程,有望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机会,这一消息进一步证明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繁荣和发展前景。
在新能源重卡这个看似小众的赛道,最近跑出一家成立仅四年的企业在加速冲刺资本市场。
据港交所披露,11月6日,DeepWay深向正式提交上市申请,并揭开了其技术破局与资本博弈的双面图景。
公开资料显示,DeepWay深向成立于2020年,其定位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重卡及智能公路货运解决方案科技公司,也是国内首家在港交所递表的重卡新势力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百度与狮桥集团联合孵化的智能重卡企业,DeepWay深向是商用车领域唯一获授权使用百度智能驾驶辅助技术“阿波罗”及相关技术的合作伙伴。
可以说,DeepWay深向从成立之初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到了现在,这点也将成为DeepWay深向进一步或许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百度Apollo赋能的重卡独角兽,联想也投了
DeepWay 深向是一家由百度和狮桥集团联合孵化的智能新能源重卡企业,专注干线公路货运场景的电动化与智能化升级。
两大联合股东中,前者是国内曾经问鼎一时的互联网科技大厂,拥有雄厚的技术和资金支撑;后者也是国内知名的以AI、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底层的物流产业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
“站在两大巨人的肩膀上”,DeepWay 深向从问世之初就有更充足的底气选择了一条更具挑战性的路径——“正向定义”。
在新能源重卡发展初期,行业普遍采用“油改电”的捷径,即在原有燃油车架构上修修补补。这种方案虽能快速推出产品,却背负着原罪:背挂式电池容量有限、应用场景受限、智能系统集成限制
想要成为颠覆者的DeepWay 深向,基于对整个汽车产业未来走向的洞察,选择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彻底跳出燃油车框架,重新思考电动重卡的应有形态。
招股书显示,DeepWay首创电池底盘一体化集成方案、流线型低风阻车身以及分布式驱动等方案,大幅降低了新能源重卡的能耗,提升了安全性。
其中,底盘一体化与底部换电集成方案使货箱容积率较油改电重卡提升9.6%,分布式驱动动力链方案则实现能量转化效率提升14%,显著拓展了新能源重卡在长途干线的运输场景。
得益于相对充足的技术和资金支撑,成立次年,DeepWay 深向便发布了首款正向研发的智能重卡星途 1 代,2023 年实现首批批量交付,2024年更是以3002台销量跃居全球“正向定义” 新能源重卡市场第一。
这期间,百度作为持股17.28%的重要战略股东,参与多轮融资提供资本支持;技术支持层面,百度更以白盒模式授权DeepWay 深向使用 Apollo 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使其成为商用车领域唯一获此授权的企业。
当然,反过来,通过智能交通、车路协同业务形成生态联动,DeepWay深向的技术迭代还能反哺百度自动驾驶体系,助力DeepWay快速构建技术护城河并实现商业化落地。
据统计,截至目前,DeepWay深向四年累计融资超20亿元,先后获取了百度、狮桥集团、联想创投、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领投等知名产投投资方认可。
深向三年三级跳,加速扩张中
DeepWay深向优秀的产品力,也早已尽数表现在快增长的业绩曲线中。
财报显示,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DeepWay深向分别实现收入4.26亿元、19.69亿元、15.06亿元,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去年76%的业绩量,可见其增长力强劲且持续。其中超九成来自新能源重卡销售,另有少数收入零部件销售。
而这背后,公司客户圈的不断扩张带来愈发之多的订单需求。2024年新增187家,今年上半年新增92家;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正在加速开拓海外客户圈,目前已在新加坡、泰国、阿联酋等6国建立海外销售渠道,是国内首家实现海外交付的正向定义新能源重卡企业,显示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交付层面,自2023年的509台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873台,DeepWay深向累计交付约6400台;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在手订单1400台,覆盖快递、港口、干线、寒区等全场景需求,可见其强势的增长势头。
盈利端,截至目前,DeepWay深向尚未进入正盈利阶段。作为一家仍需在智能化等技术层面深度投入、并加码产能扩张布局的进攻型企业,这一点或许并不急。
尽管可以依附于百度、狮桥集团,但DeepWay深向可以说始终坚定长期投入技术研发,并尽可能保持自身的独立价值。成立仅5年,其中2022-2024年期间,公司研发费用累计达9.48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79亿元,研发人员占比超40%。
值得期待的是,尽管盈利目前并非DeepWay深向的主要矛盾,但公司正在加快核心产能的减少,以进一步优化自身产业链供给的成本规模化能力,争取早日实现正盈利。
公开资料显示,其正在加快位于湖州长兴的三电智慧工厂建设,建成后,预期每年生产的三电零部件足以支持约5万台车辆。
据相关业内人士解读,三电系统成本约占整车制造成本的六成,实现自研自产有望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随着销量提升,规模经济效应会显著释放。
竞速传统巨头,深向急筑技术护城河
站在行业视角,得益于早已现阶段电动化、智能化升级的整个汽车产业链支持,中国新能源重卡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1-9月,中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达11.96万辆,已超过2024年全年,同比增幅高达198%。
据灼识咨询资料,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重卡渗透率预计将达到53.5%,市场规模达25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3%.
面对这片蓝海,DeepWay深向制定了出海与智能化双引擎战略。
在海外市场拓展上,DeepWay深向已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澳大利亚等国建立销售渠道网络;并先后于今年4月、9月与新加坡合作伙伴、阿联酋经销商签约,前者成功开拓新加坡市场,后者将针对中东高温气候推出的“深向星辰”系列新能源重卡,单次充电续航里程突破400公里。
智能化则是另一个盈利增长点。一方面。随着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提升,软件订阅服务有望成为DeepWay深向的一大收入来源。方舟投资基金首席执行官凯茜·伍德曾表示,SaaS模式的毛利率高达80%
另一方面,这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业内分析指出,商用车作为生产工具,对成本敏感且应用场景相对集中,被视为自动驾驶最具落地潜力的领域之一。
当前,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已进入临界点,矿卡、末端配送小车等领域已实现规模化落地,电动重卡正处技术验证向商业化过渡阶段,预计智能编队运输系统将成为率先突破的方向。
因此DeepWay深向需求加快拿出新的技术方案占据先机。毕竟重卡赛道从不缺竞争者,目前早已引了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的激烈角逐:徐工、三一凭借规模化优势稳居销量前列,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等传统巨头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幅均超 300%。
接下来,DeepWay深向既要跑赢技术迭代的速度,更要在传统重卡巨头全面转身前,筑牢自身的竞争壁垒。
然而,资金压力仍是其当前面临的现实挑战。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总负债达55.39亿元,资产负债率依旧高达141.3%;同时,贸易应收款激增至14.15亿元,信贷风险持续上升。
此时,此次赴港IPO对DeepWay而言意义重大。一旦成功上市,便可为其注入更多元的关键资本,助力公司在新能源重卡智能化的下半场竞争中储备充足弹药。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9508.html发布于 2025-11-10 20:10:5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