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白酒从“分化”转入“大分化”时代

访客 2025-11-11 20:41:18 27080 抢沙发
白酒行业已经从“分化”时代进入了“大分化”时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白酒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个时代,白酒行业将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差异化特征,企业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一些具有品牌优势、产品质量和营销能力的企业将继续壮大,而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则可能面临困境,整个白酒行业将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25年白酒三季报,被冠以“十年来最惨”的说法。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18家出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业绩骤降的态势与过去10年的高增长形成鲜明反差。

作为行业最优质资产,白酒上市公司的整体“降速”,绝非孤立现象,而是行业迈入新生态的标志。对白酒而言,新生态不仅代表着增速换挡,更是增长方式的重构。

国泰海通认为,白酒产业的调整本质,是围绕渠道底、业绩底和库存底这“三大底”先后展开。按照这一逻辑判断,此次三季报业绩降速,意味着行业已穿越渠道利润底,正加速迈进公司业绩底,甚至已触及底部。

由此可见,三季报的“降速”可视为一个趋势拐点——企业步入新生态,行业走向深度转型: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从“分化”转向“大分化”。

三季报降速背后的“结构性收缩”

过去10年,大多数白酒上市公司都保持了高增长态势,这也让不少人对行业业绩产生了“增长滤镜”。但在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白酒上市公司的发展节奏已然切换——三季度不仅出现大面积“降速”,降幅也超过预期。

20家公司的增长格局,大致可用“2279”来概括。其中,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两家企业实现个位数增长,泸州老窖、金徽酒2家降幅控制在10%以内。7家企业的降幅介于-10%至-30%之间,另有9家出现了30%以上的大幅下滑。

仅少数企业保持小幅增长或基本企稳,多数企业呈现业绩加速下滑态势。这种新的增长格局,不仅打破了行业“唯增长论”的执念,也重塑了市场对新周期的认知,是白酒加速分化的直接体现。

此外,在第三季度,白酒企业营收、净利润的降幅大幅扩大。统计显示,第三季度的营收、净利润分别下滑18%和22%,跌幅超过2013–2015年调整周期内的任何一个季度,也超越了上轮周期的单季最大降幅——2014年一季度营收下滑10.8%。

除了面临大幅降速,白酒企业还承受着“利润跌幅大于营收跌幅”的竞争压力。

三季报中,18家“双下滑”的企业,利润跌幅全部高于营收跌幅。对此,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白酒营销专家王传才分析认为,这显示行业出现了“结构性收缩”,表明行业调整远未见底。

他还认为,白酒“结构性调整”远未结束,可能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其中今年第四季度压力巨大。

从10年分化到“结构性大分化”

2013年,白酒行业正式步入第三轮调整期,分化周期也随之开启。彼时,借着消费升级东风,行业仍处于“量跌价升”的赛道上,分化的核心是对市场增量的争夺,龙头企业最终成为这一阶段的最大受益者。

据中国酒业协会统计,2024年,CR6企业(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古井贡酒)利润总额占行业比重达86%,较2014年的55%实现了大幅提升。

历经十年增长与分化,行业份额和利润向头部企业高度集中,TOP6阵营不仅包揽了行业大部分增长成果与利润,更奠定了领先地位。

进入本轮调整期,行业叠加人口红利消退、消费疲软与政策调控等多重压力,已转入“量价双杀”的存量博弈赛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白酒产量累计265.5万千升,累计下降9.9%。

在整体“降速”的大环境下,处在头部阵营中的少数企业,仍能维持小幅增长,市场挤压的压力进一步向下传导,中小品牌的生存挑战再次加剧。

因此,白酒的分化并未放缓,反而在强化。有所不同的是,分化逻辑悄然生变:过去是“快增长”与“慢增长”的较量,如今则演变为“稳增长”与“不增长”的PK;过去是上升期的整体拔升,现在是下行期的“阵营裂变”。

由此,白酒正迈入剧烈的“结构性大分化”。换言之,行业会呈现更为明显的头部化特征。

大分化时代推动“深度转型”

大分化不仅体现在财报数据上,更在市场端显现。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白酒动销表现不及预期,较去年同期下滑至少20%-30%。据行业人士估算,其中,100元以上的中高端酒销售额下降约27%,低端酒(100元以下)降幅则低于10%。

除价格带分化,品牌的分化同样明显。在名酒阵营中,仅有茅台与剑南春展现出较强的抗跌韧性。两大品牌作为高端和次高端的代表,在“双节”分别拿下了所在价格带的最佳表现。

消费场景的分化也不容忽视。双节期间,零售市场表现相对稳定,而此前“中流砥柱”的团购市场则出现大幅萎缩。

对于这种结构性“温差”,国泰海通分析认为,白酒产业逻辑在本轮调整期内正被颠覆、被重塑,新的趋势性变化在出现:份额逻辑将逐步取代量价逻辑。

一方面,白酒的商品属性持续转变:奢侈品属性持续淡化,快消属性增强,这将推动企业从“量价齐升”转向“份额挤占”。另一方面,存量时代行业头部化特征更为明显,行业盈利能力在趋势性下探后相对稳定,头部企业可能迈入低速增长。

不同的价格带,也将迎来差异化的复苏时间。东吴证券分析认为,随着周期筑底,以大众需求为主的中高端产品增长表现相对稳健,后续需求修复有望较快兑现。而高端、次高端行业需求要实现爬坑修复,较大程度有赖于宏观环境走出通缩、实现复苏。

近年来,著名经济学家滕泰曾出版《深度转型》一书。书籍面世后,读者们对其副标题“大分化的中国怎么办”表现出更强的兴趣。对此,滕泰表示,大分化是时代的主题。

“过去是普惠式增长,各个行业都是增长受益者,但以后会变成少数者引领增长,出现了大分化。”滕泰说,这需要企业深度转型。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9728.html发布于 2025-11-11 20:41:1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08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