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放大招!最高超40亿 杠杆资金抢筹机器人概念股(表格)
马斯克引领新一轮机器人概念股热潮,涉及杠杆资金抢筹,总额可能超过40亿,这一重大举措表明,机器人技术正成为未来投资热点,吸引大量资本涌入,相关表格详细展示了这一趋势,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机器人概念迎内外双重利好!
据界面新闻11月11日报道,特斯拉正筹备再度扩建得克萨斯超级工厂,拟新建一座专用设施用于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量产,以实现年产能1000万台的目标。
目前特斯拉已在位于北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厂内设立试点生产线,组装部分Optimus样机;但公司计划将Optimus项目的绝大部分产能布局在得州超级工厂。据透露,弗里蒙特工厂年产能预计为100万台。而马斯克表示,公司将在得州超级工厂新建的专用厂房内,实现年产能1000万台的目标。目前,Optimus在得州超级工厂的量产时间表仍定于2027年启动。
此外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表示,将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拓展机器人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优先在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细分场景实现落地应用。聚焦采矿、民爆、应急等领域复杂恶劣的生产环境推广机器人产品,提升危险、恶劣环境下智能作业的水平。
近期,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场景对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重点领域场景培育,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体系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加速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杠杆资金抢筹多只机器人概念股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8月以来,杠杆资金抢筹多只机器人板块概念股,其中三花智控排名第一,融资净买入超43亿元,8月以来涨幅接近66%;华工科技排名第二,融资净买入34亿元,8月以来涨幅超44%。
拓普集团、和而泰、长盈精密、科大讯飞、上海电气、卧龙电驱、领益智造、海康威视等多只个股融资净买额在19亿元至10亿元之间不等。
高盛调研报告引发关注
据第一财经,近日,高盛一份针对中国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实地调研报告引发关注,该机构称在11月3日至6日调研了九家中国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其中包括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上市公司。
调研报告显示,机器人零部件公司正积极规划中国及海外产能,年化产能规划区间约10万至100万台机器人当量。对比高盛对2035年全球出货量138万台的预测,这一规划凸显出供应链对行业增长前景的乐观看法。
根据调研报告。拓普集团计划在泰国、墨西哥和美国建立人形机器人相关产线,泰国工厂设计年产能高达100万台,总投资额预计在70亿-80亿元。
三花智控在泰国购买了约20万平方米土地,专项用于仿人机器人执行器组装,目前公司已启动泰国基地产能用于人形机器人。
此外,敏实集团已完成年产能1万套的头部与面部总成生产线建设,预计2026年一季度实现量产。
不过报告也指出,其所调研的九家产业链公司,尚无任何一家证实获得确定性大额订单,也未能提供清晰的量产时间表。这一结论引发市场对机器人供应链“产能过剩”的担忧。
第一财经引述某电新行业分析师的话称,“全球范围内,人形机器人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技术路径都在摸索发展阶段,我们认为不要因为短期的订单真空而轻易否定人形机器人的中长期产业趋势,当前的‘订单荒’更应被理解为产业发展初期,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必然存在试错的成本和时间。”
该分析师表示:“更何况产能过剩实际指的是明确的需求和供给错配,过剩通常发生在成熟行业,当前人形机器人终端产品设计尚未完全固化,供应链企业基于对未来的预判进行前瞻性产能布局,是应对潜在需求爆发的必要准备,未来的需求体量和技术演变仍有很大变数,在订单到来之前,对‘产能过剩’的担忧下定论为时尚早。”
高盛也表示,大多数公司打算在接获实际订单后逐步扩大规模,因此当前规划未必意味着供应过剩风险迫近。该机构仍对人形机器人技术的长期趋势持积极看法,但需要监控关键机器人产品的性能和具体的终端应用,以评估技术拐点是否即将到来。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9741.html发布于 2025-11-11 20:42:1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