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上市谋独立,中鼎智能能否跑出“加速度”?
中鼎智能考虑分拆上市以实现独立发展,此举能否为其带来业务发展的“加速度”尚待观察,此举可能有助于公司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但同时也面临市场不确定性等风险,摘要字数在100-200字范围内,具体字数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据港交所11月10日披露,从A股母公司诺力股份中分拆而来的中鼎智能,再度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此前其已于5月9日首次递表港交所,但招股书满6个月后于11月9日失效。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在智能物流赛道排名靠前却份额微小的“隐形冠军”,正凭借其在新能源锂电领域超两成的市场占有率,讲述一个在行业格局未定之际谋求独立发展的资本故事。
然而,上市前夕营收利润的突然波动,为其高增长叙事蒙上了一层阴影,其技术硬实力能否支撑起未来的扩张蓝图,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
诺力智能物流裂变:中鼎独立冲市
谈及中鼎智能,自然地就联想到A股上市公司诺力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中鼎智能由诺力股份分拆而来。后者起家于手工搬运车辆,是国内少有的全领域智能物流系统供应商,至今仓储物流品类已拓展到电动叉车(I/II/III类)、高空作业平台等。
2017年起,公司通过外延收购中鼎智能、法国SAVOYE等公司切入智能物流系统业务,业务布局朝着全领域智能物流系统供应商进一步延伸。
至今诺力股份年营收规模已接近70亿元,均由智能智造装备业务和智慧物流业务两大主业贡献。总体其以4.62亿元的年净利润拿下63.65亿元的总市值。
随着诺力股份在物流物流工业设备领域进入稳增长期,而另一方面,AI技术深入迭代正在加速催化智能物流的进化,此时,中鼎智能以独立姿态站上资本舞台或许更为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
对此中鼎智能也分析表示,分拆将使集团在不依赖诺力股份的情况下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股权及债务融资,为其现有业务和未来扩张提供资金。
截至此次IPO前夕,诺力股份仍是中鼎智能的实际控股股东,持有中鼎智能99.60%的权益并有权行使相同的投票权。
上市前夕,突发降收减利了?
从企业实情来看,中鼎智能是中国领先的智能场内物流和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提供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通过集成智能场内物流管理软件与堆垛机、穿梭车、输送线、分拣机及机器人等场内物流设备,在广大行业垂直领域的仓库、工厂及生产线内协调货品的搬运和存放。
在智能场内物流领域具备一定实力和市场地位。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就2024年的收入而言,中鼎智能在中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行业中排名第四,不过份额很低,仅1.7%;在中国工业领域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也仅有3.2%。
高排名、低分额。显然,国内这个智能场内物流细分领域的格局十分分散,前排尚未跑出具备绝对统治力的龙头玩家,这既意味着市场竞争形势的激烈,也预示着企业拥有极大的成长空间。
就中鼎智能而言,其优势又进一步重点集中在新能源赛道。2024年其以22.1%市场份额高居中国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领域排名第一,市场地位优势更显。
与之相应地,新能源客户也是为其贡献最多收入的客户类型。资料显示,2022-2024年其来自新能源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2.61亿元、13.07亿元及13.48亿元,占同年总收入的76.8%、77.1%及75.0%,于今年上半年,该占比更是跃升至94.5%。
基本面层面,中鼎智能整体与母公司诺力股份趋势同步,呈稳增长态势。2022-2024年分别实现年收入16.4亿元、16.9亿元、18.0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71亿元、0.78亿元0.89亿元。
这样业绩增速整体是与行业增速是相对同步的。根据灼识咨询,全球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在2020年至2024年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1.9%,增速并不那么显著。
这或许也是限制中鼎智能和诺力股份增速的主因。
不过,进入2025年后,其营收出现了一定波动。上半年其营收从2024 年同期的9.7亿元降至7.5亿元,净利润则从0.5亿元降至0.66亿元。
并且,该公司还预计下半年的净利润将较上半年进一步减少,原因主要是以股份为基础的报酬等行政开支预期增加、研发开支的预期增加,及与坏账相关的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及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合约资产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的预期增加。
继续掘金新能源智能物流
好在随着数智化产业趋势的不断深入,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快速迭代,整个经济社会对运行效率的要求持续提升,物流效率作为关键环节愈发受到重视。
未来这个产业的长期增长空间依然巨大。上述机构也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从1711亿元增至8000亿元以上;其中,中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在2024年超过1000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20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7%。
尽管在新能源领域,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市场在2022至2024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1.1%,但目前整体规模仍然有限。截至2024年,该细分市场规模仅为73亿元,约占整个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市场的7%。
这意味着,作为该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中鼎智能仍需加强对客户的产品普及与市场教育,积极推动产业天花板的上移。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中鼎智能的核心毛利率曾出现较大波动。根据招股书,中鼎智能的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的13.4%下跌至2023年的12.8%,并进一步下跌至2024年的12.2%。
到了2025年,得益于新能源领域智能物流项目的毛利率显著提升至18.9%,该业务贡献了公司该板块毛利的96.7%,直接推动其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2.1%大幅回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8.6%。
这一转变,进一步凸显了新能源市场对中鼎智能业绩的强劲拉动作用。
作为在物流装备领域深耕十五年的“排头兵”,中鼎智能的核心优势在于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在核心设备方面的自主研发与制造实力,尤其在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下表现突出。
产品实力上,在锂电新能源自动化仓储设备板块,中鼎智能自主研发的新能源双立柱堆垛机——HD600标准型堆垛机,高最高可达15米,行走最大速度240m/min,适用温度-25℃至+60℃,行走加速度最大可达1.6m/s²,起升最大速度60m/min,最大载重800kg。现场时速100%达标。该设备在实际运行中表现稳定,速度达标率高,运行平稳无抖动,兼具高效性与安全性,整体性能已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中鼎智能以HD600双立柱堆垛机为核心,打造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动力锂电池智能生产存储成套系统,已荣获江苏省首台(套)装备认定。
此外,其在软实力方面持续增强。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管理软件,中鼎智能能够在项目实施中灵活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快速有效的售后服务,从而构建出软硬一体化的高效解决方案。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9749.html发布于 2025-11-11 20:42:5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