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原版的鲁迅、开初版的“鲁迅”和当今的“鲁迅”不会是一样的

访客 2025-08-26 18:58:24 20804 抢沙发
鲁迅的作品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解读和呈现,原版的鲁迅作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开初版的“鲁迅”则是对其作品的初步解读和传播;而当今的“鲁迅”则是基于时代背景和现实情境的重新解读和探讨,不同时代的“鲁迅”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意义。

【本文由“美国霸权必将被打倒”推荐,来自《读者与意林,才是印度最该进口的》评论区,标题为美国霸权必将被打倒添加】

  • 漠江之北
  • 读书时,我也是鲁迅的粉丝。

    但现在,我支持将部分鲁迅的文章移出课本。

    理由就是文章中的结论。

    反思过头的源头,就清末民初的这些学者,包括鲁迅。

    鲁迅就将全世界底层人民都可能存在的毛病,只归诸于国人,什么阿Q,孔乙己,人血馒头,祥林嫂,开窗论啥的,其实真不是国人独有的。

    现在很多人对鲁迅的追捧过头,过热了。导致大家都忽略了鲁迅思想局限的地方,以至于他那些针对国人的谬误现在仍在传播。

    都说胡适是公知祖师爷,但这个祖师爷,也得算上鲁迅一份。

    如果你热捧鲁迅,那又如何面对那些披荆斩棘,艰难前行的人?!

    鲁迅说自己是光,但我看到历史上真正给这个国家、民族予光明的,是那些敢于面对腥风血雨,飞机大炮的勇士们。

    屈原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过,孔夫子也曾堕三都,辞高官为理想远行。鲁迅翻译了那么多小册子,但却不知道他的理想在哪。那也怪不得李熬黑他。

原版的鲁迅、开初版的“鲁迅”和当今的“鲁迅”不会是一样的。如同我们对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定位,随着所处时代的变化,也会所以有不同的版本一样。能够穿越历史的只能是原版的,孔子必须是春秋的时代达人,解读鲁迅则必须以民国为背景。鲁迅笔下的小人物,虽有人性的普遍特点,但更是那个时代的典型。脱离那个时代理解鲁迅,你自己也会陷入反思怪圈!错不在鲁迅的作品该不该留在课本里,而在一代代的教育者没以“原版”所处的时代背景教育课堂上的后代。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1974.html发布于 2025-08-26 18:58:2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080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