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已经需要创建基于自身民生和文化习俗的消费评价测算体系了

访客 2025-08-27 20:10:26 84476 抢沙发
中国需要建立基于自身民生和文化习俗的消费评价测算体系,以更好地反映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这一体系将结合国内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和文化背景,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评价标准,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提高消费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促进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也将提升中国在全球消费市场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本文来自《中国实物商品消费潜力还很大,基本和墨西哥差不多,只有吃喝、空调、汽车领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数据可靠性、准确性以及汇率等因素都是明显可以讨论的。

但还有另一个方面:数据的可比性。

1、这个可比性指的是各国在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消费侧重等角度形成的巨大差别。如果国家体量小,这个差别不明显,像中国的这样的体量则必须将这个差别纳入测算权重了。

2、在过去1000年,或者500年内吧,显示中国的国内民生与国外交流、融合和冲撞的规模及程度不若墨西哥,以及绝大多数中、小国家,包括南非、巴西、沙特、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日本、土耳其、埃及......,几乎是有一个算一个,都比中国要在民生、民俗、民意等方面与西方体系交流、融合冲撞得规模更大,程度更深。像这样的消费数据直接对比对于中国民生来说,其不适应性是全球最高的!!!

所以,不能直接对比,仅可供参考。甚至,中国已经到了需要创建基于自身民生和文化习俗的消费评价测算体系了。

就文中的几个对比项说一下哈:

1、蛋白质对比相对来说最靠谱,其它的,如维生素、热量、微量元素等如果也能对比,且包括性价比的对比得话,才更全面。

2、中国现在已经大家庭式的生活方式已经不是主流,但各种基于大家庭式的消费仍然比例不小,这种大家庭式的消费表现在汽车、住户、家用电器等方面必然是人均数量要低一些,这是民众的生活方式决定的,不是民众基于消费能力的选择。

3、Pad之类的消费品,不管在中国如何快速增长,但其应用特点更适合西方国家,在中国只是部分地区、部分人群、部分年龄的消费者在使用,且其使用的程度很多谨限于娱乐而已,类似这们的消费小项的对比数据其实没有什么分析价值。

4、手机和电脑的数据受年龄层消费群体的差别性影响还很大,预计再过一、二代人就会与西方国家及墨西哥之类的国家差不多了。

5、有一个重大的对比数据在技术上几乎无法实现:吃喝。中国有巨量的吃喝消费者,其消费数据是难以统计的。甚至对于中国消费来说,吃喝在定义上的复杂性都是西方经济统计学没有见过的。

6、最后说一个:一个基于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其在政策、产业、金融等资源使用方面必然与一个基于为资本利益服务的国家不同,很多经济要素不能直接对比,或者说尽管可以对比,但不能直接使用逻辑分析。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2238.html发布于 2025-08-27 20:10:2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447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