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炬申股份财务承压:货币资金降4.26%,靠可转债1.14亿解燃眉之急?
炬申股份面临财务压力,货币资金减少4.26%,为缓解短期压力,该公司选择发行可转债,成功募资1.14亿以解燃眉之急,这一举措能否有效缓解公司财务紧张局势,市场观察人士持不同看法,需进一步关注炬申股份的财务状况及后续动态。
8月28日晚,炬申股份的灯又亮了一次。一纸修订稿,把本已尘埃落定的可转债方案重新拉回聚光灯下:4.63亿元的总盘子,3.49亿元投向“炬申几内亚驳运项目”,1.14亿元拿来补血和还债,其余细节悉数微调。看似只是数字游戏,实则是一场关于现金流、债务与扩张节奏的暗战。
时间倒回四个月前,4月29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把方案一锤定音;5月9日,年度股东大会再盖公章。一切顺利得像教科书模板。然而8月27日,新一届董事会仅隔三个月便“回炉重造”,投资总额从5.1亿元砍到4.63亿元,几内亚项目从3.96亿元缩至3.49亿元。刀口精准,砍的是尚未落地的海外基建,保的是迫在眉睫的流动性。
为什么要砍?数字会说话。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炬申的负债总额从5.66亿元一路抬升至8.4亿元,资产负债率也从44.84%攀至51.19%。同期,流动比率在1.03的低谷徘徊,速动比率仅1.22.账上货币资金只剩1.31亿元,同比再降4.26%。公司解释得直白:钱拿去填长期项目和还短贷了。翻译过来——旧债未清,新钱难筹,海外重资产必须让位。
收入端看似四平八稳,实则暗藏波澜。过去三年又一期,营业收入在10亿元上下摆动,最高10.85亿元,最低9.94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6.62亿元,节奏未失。但利润端的曲线更陡峭:4029万元、6218万元、8157万元,再到上半年的4080万元,增幅逐年放缓。规模不增、利润承压,叠加债务攀升,管理层只能把“节流”做到极致。
细看资产结构,流动资产占比从2022年的38.45%一路跌到2025年上半年的27.99%。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却反向膨胀,车辆、港口设备、海外码头像吸水海绵,把现金一滴不剩地吸走。2023年末,公司一口气新增大量车辆与在建工程,导致货币资金骤降近两成,流动比率瞬间击穿1.5安全线。资本开支的油门踩得太猛,如今只能用缩表的刹车来纠偏。
几内亚项目正是缩表的最大牺牲品。原本计划把几内亚铝土矿的驳运环节吃下,打造“矿山—驳运—港口—中国”全链条,如今预算砍掉12%,工期、设备、运力势必收缩。公司对外口径是“优化投资结构”,实则是用海外故事换眼前苟且。毕竟,1.14亿元补流虽不算巨款,却能在偿债高峰到来前,把紧绷的弦松一扣。
市场不会只听故事,还要闻现金流的味道。2025年上半年,炬申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尚未披露,但从货币资金持续下滑、应收款高居不下、存货周转放缓的蛛丝马迹看,自我“造血”并不乐观。若几内亚项目再拖延,前期预付款变成沉没成本,可转债的转股价值也将随之下修,届时债权人用脚投票,股价承压,管理层将陷入“融资—扩张—亏损—再融资”的死亡循环。
此刻的炬申,像一辆在高速路上疾驰却油量告急的卡车:刹车踩得太猛,货物可能倾倒;继续给油,又担心燃油耗尽。可转债修订案就是那脚点刹,既让市场看到节制,也给自己留出掉头空间。至于能否在下个服务区加满油,要看铝土矿运价能否回暖、要看几内亚政局是否稳如磐石、要看国内电解铝产能是否持续释放。任何一环失衡,财务报表上的数字都会再次变脸。
投资者不妨把这份修订稿当成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大宗商品物流的周期性残酷,也照出了民营企业在资本开支与现金流之间的永恒拉扯。当扩张的故事遭遇现实的铜墙铁壁,削减预算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是能否在缩表的同时守住市场份额,在降杠杆的同时提升周转效率。若炬申能在未来十二个月内让几内亚项目产生正向现金流,今天的“忍痛割爱”就会成为明天的“轻装上阵”;反之,今天的谨慎不过是延缓危机的权宜之计。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2517.html发布于 2025-08-29 09:22:1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