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gaaao

正和生态VS绿地集团:1.24亿工程款纠纷一审仅判4000万!上市公司果断上诉,现金流影响重大

gaaao 2025-09-04 11:10:16 83 抢沙发
正和生态与绿地集团就一项价值高达1.24亿的工程款纠纷展开激烈交锋,在一审判决中,法庭裁定绿地集团需支付正和生态仅4000万款项,这一结果引发正和生态的不满,作为上市公司果断选择上诉,这一纠纷对双方公司的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未来走向备受市场关注。

9月3日晚,正和生态(605069)一纸公告撕开上市公司与绿地集团(600606)的4057万工程款纠纷真相——太原中院一审判决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支付工程价款及利息,而这场持续三年的诉讼背后,是正和生态从巨亏1.68亿到扭亏为盈的惊人反转剧本。

这场纠纷始于2021年12月,正和生态向太原中院提起诉讼,指控太原龙城绿地植物园、上海绿地建设集团及太原植物园拖欠工程款1.24亿元及利息1192万元。根据判决书,法院仅支持部分诉求——绿地需支付4057万元本金及利息,但1.24亿总诉求的缩水引发市场热议。正和生态随即宣布上诉省高院,这场现金流保卫战仍存变数。

深入剖析发现,该案折射出正和生态的现金流困局与转型突围。2024年公司营收3.56亿却亏损1.68亿,经营活动现金流仅1.54亿,而2025半年报显示其已实现扭亏为盈——营收1.71亿增长3.02%,净利润2413.9万暴涨173.99%。这种V型反转背后,是生态治理、水利基建、城市滨水运营及AI业务四大板块的协同发力。

值得关注的是,诉讼对公司利润影响存在双面性:若上诉成功,4057万资金回流将直接增厚本期利润;若败诉,则可能影响现金流稳定性。但正和生态选择硬刚的底气,源自其2025上半年现金流改善的实质性进展——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提升120.42%,远超营收增速,显示其业务造血能力正在恢复。

从行业视角观察,此案暴露出工程领域账款拖欠的普遍痛点。正和生态作为生态治理领域知名企业,其遭遇具有行业代表性。而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的AI业务进展,则揭示其转型方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项目效率,构建“生态+科技”双轮驱动模式。这种转型已初见成效:扣非净利润2434万同比增长174.93%,验证了战略调整的有效性。

资本市场对正和生态的关注点正从单一的诉讼纠纷转向基本面改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同步提升,费用管控成效显著。更关键的是,其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契合国家“双碳”战略下水利建设加码的政策红利。

这场诉讼的终极意义,或许在于揭示正和生态从“要账”到“造血”的蜕变密码。当1.24亿诉讼标的与4057万一审判决形成对比,市场看到的不仅是法律程序的复杂性,更应关注企业如何通过业务升级实现自我救赎。正和生态用半年报证明:诉讼不是终点,转型才是生路。

目前,公司已启动省高院上诉程序,同时持续推进现金流管理。投资者需关注后续判决结果及现金流改善的持续性——这既是判断其估值修复空间的关键,也是验证“生态+AI”战略能否突破行业周期的重要指标。在这场诉讼与转型的双重叙事中,正和生态正书写着上市公司从纠纷泥潭到价值重生的现实样本。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3107.html发布于 2025-09-04 11:10:1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