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gaaao

大股东减持6%,盟科药业四年亏损13亿,股价早盘跌近7%

gaaao 2025-09-10 14:38:50 42 抢沙发

刚完成询价转让不到一个月,科创板上市公司盟科药业(688373)再遭大股东集体减持。9月9日晚间,公司公告称,股东Best Idea、JSR及GP TMT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3933.63万股,占总股本的6%。这已是公司本月内第二次披露减持计划,而此前8月15日,另一大股东盟科香港已抛出3%的减持方案。短短25天内,四大发起人股东拟合计减持比例达9%,累计涉及股份超6.5亿股,按最新股价测算,套现规模或超4.8亿元。

大股东减持6%,盟科药业四年亏损13亿,股价早盘跌近7%

公告显示,此次减持的三大股东中,Best Idea持有公司8.91%股份,JSR和GP TMT分别持有4.70%和2.80%,其中JSR与GP TMT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7.51%。值得注意的是,Best Idea与JSR刚于9月4日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完成减持,分别套现6776万元和5082万元,转让价格为6.57元/股。若按9月9日收盘价7.82元/股计算,本次计划减持股份的市值已达3.08亿元,较月初转让价溢价18.9%。

回溯历史,盟科药业自2022年8月上市以来,股东减持动作频繁。据统计,公司上市三年间已发布11份减持公告,涉及7名股东,累计减持金额超12亿元。作为科创板"创新药第一股",公司上市时曾募资15.2亿元,用于新药研发及商业化,但截至202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仅剩8.37亿元,较上市初期缩水45%。与之对应的是持续扩大的亏损黑洞,2021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13.08亿元,年均亏损超3.27亿元,相当于上市募资额的86%。

业绩数据显示,尽管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766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3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8%,但净利润亏损额却从2.26亿元扩大至4.41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697万元(同比+15%),净利润亏损1.39亿元(同比收窄12%),但研发投入仍高达1.12亿元,占营收比例167%。核心产品康替唑胺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噁唑烷酮类抗生素,2024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市场渗透率仅0.3%,远低于同类进口药利奈唑胺(年销售额超20亿元)。

股东轮番减持背后,是创新药企面临的研发与商业化双重压力。截至2025年中报,盟科药业仍有5款在研新药处于临床阶段,其中III期临床项目2个,预计未来三年研发投入将超15亿元。在港股18A和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下,创新药企"上市即巅峰"的现象屡见不鲜,Wind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上市的62家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中,已有47家破发,平均破发幅度达38%,股东减持公告发布后5日内平均股价跌幅达7.2%。

市场分析认为,此次大股东在询价转让后快速启动减持,可能与创新药行业估值重构有关。当前盟科药业市销率(PS)为28倍,虽低于行业平均35倍,但较上市初期的120倍已大幅回落。值得关注的是,JSR与GP TMT作为创始股东,其持股成本仅1.2美元/股(约合人民币8.6元),目前股价已低于成本价14%,此次减持或面临"割肉离场"的尴尬。而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社保基金一一三组合已于二季度减持230万股,持股比例从1.2%降至0.8%。

股价表现上,受减持消息冲击,盟科药业9月10日早盘低开5.1%,盘中最大跌幅达6.9%,截至午间收盘报7.36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下跌5.88%,单日市值蒸发3.87亿元。自8月15日首次披露减持计划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18.3%,市值缩水12.4亿元,而同期申万生物制药指数仅下跌4.2%。龙虎榜数据显示,9月10日早盘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2136万元,北向资金净流出875万元。

对于创新药企而言,持续亏损背景下的股东减持往往引发市场对研发可持续性的担忧。盟科药业当前在手现金能否支撑未来三年研发?核心产品商业化进程能否加速?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多次致电公司证券部,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二级市场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质疑:"四年亏掉13亿,股东轮番套现,研发投入何时能转化为盈利?"这或许是所有未盈利创新药企需要共同面对的灵魂拷问。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3631.html发布于 2025-09-10 14:38:5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