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总有一大群“外地乡窝宁”心心念念不断针对上海话、上海人?莫名其妙
存在一群外地人对上海话和上海人持续关注和热议的现象,可能是因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吸引了众多外地人的关注和交流,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还包括文化认同、地域情感、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于一些人来说,关注上海话和上海人可能是一种情感表达和文化认同的方式,但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针对和刻板印象,尊重多元文化和包容不同的声音。
【本文来自《上海话早就不再作为交流工具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上海话对上海人就是母语,就像说上海的母亲河是黄浦江而不是长江一个道理。为什么总有一大群“外地乡窝宁”心心念念不断针对上海话、上海人?莫名其妙。
以我家为例,我语言是从上海话开始,进小学开始学拼音、普通话,三级学英语,上海话和普通话,我能无缝切换。学校课间休息,师生、同学之间都是上海话。
而我的儿子,上海很早开始居然禁止学生在学校说上海话,否则要写检查。而且严格基本禁止仅限于同学之间,老师之间还是经常以上海话交流。结果就是,我儿子现在跟他爷爷一样,听得懂上海话,但基本不会说上海话,偶尔爆出几句上海话 ,发音极其难听。我一直说他是拿着310的乡窝宁,他年龄越大,越后悔小时候没学会上海话。像我这样上海话、普通话无缝切换,这辈子基本不可能了。
这样总结下来,在学习语言最容易的时候,幼儿园和小学,应该先学习上海话,在小学再学习拼音和普通话。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4074.html发布于 2025-09-15 17:00:5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