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值2天暴增1200亿港元,药捷安康缘何成资本炒作新宠?
药捷安康近期成为资本炒作的新宠,市值在两天内暴增1200亿港元,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公司业绩表现突出、市场前景广阔以及投资者对其创新能力的看好等,投资者应警惕市场炒作风险,理性分析公司的长期价值和发展前景,摘要字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准确概括了文章主题。
药捷安康成为近期港股创新药市场最靓的仔。
9月15日,药捷安康再度大涨115.58%,收报415港元/股,公司的市值已经突破千亿,达1647亿港元,14、15两日,公司股价涨超280%,市值暴增1200亿港元。要知道,今年6月23日,药捷安康才刚刚实现港股上市,发行价为13.15港元/股,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公司股价飙涨30倍,其涨势堪称惊悚。
而这波行情的启动,或源于药捷安康9月10日的一则公告,据其披露,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的一项临床试验获得临床默示许可。
据悉,替恩戈替尼是一款多靶点激酶抑制剂(MKT),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三大通路,目前正在中美两地开展胆管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多个实体瘤试验。
其中进展最快也最受关注的,是替恩戈替尼在胆管癌方面解决FGFR(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领域耐药的研究,替恩戈替尼被称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进入注册临床阶段用于治疗胆管癌的FGFR抑制剂”。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捷安康还没有商业化产品,且业绩持续亏损。同时,新药研发充满不确定性,替恩戈替尼能否顺利上市,上市后的销售情况究竟如何也难以预估。药捷安康的千亿港元估值是否会成为“空头支票”有待后续观察。
不过,药捷安康的股东们已经享受到了实打实的“红利”,公司董事长吴永谦的身家暴涨至540亿港元,A股上市公司药石科技持有的药捷安康股份最新市值也攀升至约91亿港元。
股价暴涨30倍
药捷安康成为名副其实的“妖股”。
9月15日,药捷安康股价继续飙涨,截至收盘大涨115.58%,报415港元/股,公司市值已经突破千亿,最新市值达1647亿港元,14、15两日,公司股价涨超280%,市值1200亿港元。
要知道,今年6月23日,药捷安康刚登陆港股,发行价为13.15港元,choice数据显示,短短60个交易日内,其股价累计涨幅达3055.89%,暴涨30倍,涨势惊人。
而纵观整个港股创新药板块,仅有9家总市值超过千亿港元的上市公司,包括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石药集团等,都是在研管线“抗打”,或具备自主造血能力的成熟创新药企业。药捷安康“初出茅庐”,又为什么能一举“闯入”千亿港元俱乐部?
药捷安康股价大涨的原因之一,或是因为投资者盯上了公司的一款在研药物。
据悉,9月10日,药捷安康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经治失败的激素受体阳性(HR+)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或低表达(HER2-)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默示许可。
“临床默示许可”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药物临床试验申请(IND)设立的一种高效审批机制。获得该许可,意味着经过60个公示日后,药捷安康可以按照提交的方案启动II期临床试验。
资料显示,替恩戈替尼是药捷安康最具价值的核心资产,是一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MTK),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激酶三大通路,已在中美两地开展了多项针对胆管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实体瘤的临床试验。
替恩戈替尼最受关注的,是在胆管癌方面解决FGFR(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领域耐药的研究。其是全球首个且唯一已进入注册临床阶段治疗FGFR抑制剂复发或难治性胆管癌患者的研究药物。同时,替恩戈替尼也是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能够同时有效抑制FGFR/JAK通路,且针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有临床疗效证据的研究药物。
自9月10日公告披露至9月15日,药捷安康股价大涨488.2%。
值得一提的是,药捷安康此次股价大涨,或许与公司前段时间被纳入港股通有一定关联。同时,药捷安康的流通盘不大,总股本3.97亿股中,只有1528.1万股可供二级市场交易,9月15日,公司股价振幅达142.49%,但换手率只有4.78%。
千亿市值“含金量”有多少?
实际上,药捷安康一直有着极强的资本吸引力。
资料显示,药捷安康是一家以临床需求为主导、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和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血管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
据招股书,上市前,药捷安康共完成从A-1到D+的9轮融资,累计获得二十多家机构的约17.23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了CPE源峰、国投创业、上海国鑫、中银资本、先进制造基金、南京紫金等等。公司估值也从A-1轮的2.63亿元,跃升至D+轮的45.9亿元。
不过,药捷安康的上市之路十分坎坷,2021年8月药捷安康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后来并无进展,2022年6月和2024年6月,公司又再度递表,但均以“失效”告终。2022年,药捷安康还曾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拟科创板挂牌上市,最终也不了了之。
直到今年6月,药捷安康才顺利登陆港股。彼时没人会想到,药捷安康会拿到“妖股”剧本,短短三个月,市值便突破千亿,甚至力压信达生物、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等明星创新药企业。
那么,药捷安康的千亿市值“含金量”究竟有多少?
与多数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一样,药捷安康目前还没有商业化产品,业绩还处于亏损状态。
财务数据显示,药捷安康在2022年-2024年的税前亏损分别为2.52亿元、3.43亿元、2.7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8.7亿元。2025年上半年仍延续亏损态势,收入为0,税前亏损1.23亿元。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成本分别为2.63亿元、3.44亿元、2.44亿元、9843.2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9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替恩戈替尼,药捷安康的其他管线,相对都还处于早期研发阶段,且所受关注度并不高。
替恩戈替尼虽顶着“全球首个”光环,但问题在于,胆管癌只是一个小适应症。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胆管癌药物市场预计2026年规模为31亿美元,到2030年也不过54亿美元。
与此同时,新药研发过程中不确定性极高,替恩戈替尼最终能否上市、何时上市还未可知。即便成功上市,能否靠单一药物支撑起药捷安康的千亿估值也还是未知数。
药石科技隐现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药捷安康与上市公司药石科技颇有渊源。
2014年,药石科技创始人杨民民与时任药石科技董事的吴希罕共同成立了药捷安康的前身南京药捷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药捷安康有限”),二人分别持股95%及5%,注册资本1000万元。
2015年,杨民民将其持有的股权转让给药石科技,后者由此成为药捷安康的股东之一。后经历数次股权变动,目前药石科技直接持有公司5.57%的股权,最新持股市值达91.74亿元。
此外,药捷安康上市时,药石科技全资附属公司药石地平线资本有限公司还作为及时投资者获配82.15万股股份。药捷安康董事长吴永谦则是在2016年10月,收购了公司40%股权,从而入主公司。
招股书显示,吴永谦毕业于南京大学,拥有超过27年的医药行业从业经验。2011年,吴永谦加入四环医药,在其子公司山东轩竹医药先后担任项目管理高级副总裁、总经理、首席科学家等职务。此外,吴永谦还曾在勃林格殷格翰任职五年,负责免疫学及心血管药物的研究项目。1996年11月至2005年6月,他还曾受雇于基立福。
值得一提的是,药捷安康的不少高管与吴永谦是山东轩竹医药的“同事”。
据招股书披露,在药捷安康担任项目管理副总裁的彭鹏,在加入药捷安康前曾在山东轩竹医药任职;执行副总裁吴笛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担任山东轩竹医药的商务开发总监,负责国际业务拓展;监事会主席赵卫丽女士曾在山东轩竹医药负责国内外专利业务。
此外,股东代表监事庞亚京曾在山东轩竹医药质量保证部主管;生物副总裁盛泽娟也在山东轩竹医药任生物高级总监。
目前吴永谦直接和间接控制着药捷安康32.98%的股权,随着此次公司股价暴涨,吴永谦身家也水涨船高,以药捷安康的最新收盘价估算,这部分股份价值约543.18亿港元。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4150.html发布于 2025-09-16 16:00:0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