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德基广场设会员专厕 需年消20万
2025年10月14日中午,南京德基广场二期三楼的智能玻璃门“咔嗒”一声解锁,一位提着LV纸袋的女士扫码后径直走入,门内戴森吹风机的嗡鸣声隐约传出。而玻璃门外,普通消费者排着10余米的长队,67岁的王阿姨攥着刚买的围巾叹气:“上个厕所要等半小时,这差别也太大了。”这道仅3米宽的玻璃门,成了当下最刺眼的“消费分水岭”——门内是年消费满20万才能进入的会员专属厕所,门外是日均客流超20万的普通消费者共用的公共卫生间。
20万“如厕权”的真相
德基广场工作人员10月13日向记者证实,该专属厕所仅对“天象会员”及以上等级开放,准入门槛为“自然年内连续180天消费满10万元”或“全年累计消费20万元”。现场实测显示,会员扫码后玻璃门会自动切换为磨砂模式,内部配备香氛系统、智能马桶和Tom Ford护手霜,与普通厕所的塑料隔间形成鲜明对比。“节假日人流量大时,普通厕所排队20分钟是常态,会员专厕基本不用等。”保洁员李师傅透露,该厕所日均使用约300人次,其中超六成是“提着奢侈品袋的熟面孔”。
这一设置迅速点燃社交平台。有网友晒出专厕内景配文“尊贵感拉满”,获赞超5万;也有人反驳“把生理需求搞成炫富道具,太离谱”。更具戏剧性的是,二手平台悄然出现“会员码代刷”服务:1元至5元即可购买单次扫码权,某店铺显示3天内成交超200单。记者花3元购买的会员码,扫码时门禁应声而开,全程未核实身份。“20万特权被5元破解!”这一反转被网友玩成梗,有人调侃“德基这是变相发‘体验券’,话题度直接爆表”。
从“网红厕所”到“会员专厕”的商业逻辑
德基广场对厕所的“流量密码”早有心得。2021年,其斥资2000万元打造的“夜店风”“热带雨林风”厕所曾成网红打卡点,日均接待拍照游客超千人,带动商场客流增长17%。而此次会员专厕的升级,背后是其2024年245亿元销售额的“底气”——作为反超北京SKP的“全国店王”,德基70%营收来自苏皖浙高净值客户,这群人年均消费达普通顾客的17倍。
“这是精准分层的必然。”零售专家陈磊分析,德基会员体系分7级,天象会员虽仅占0.3%,却贡献68%营收。除厕所外,他们还享有专属车位、私人导购甚至“奢侈品拍卖会优先入场权”。但普通消费者的感受截然相反:“上周六我在三楼买化妆品,内急时被告知最近的厕所要上到六楼,会员专厕就在隔壁却不让进。”南京市民李女士的吐槽获超2万点赞。
公共空间的“特权”争议
争议焦点远超厕所本身。支持者认为“商场有权提供差异化服务”,正如上海恒隆广场为年消200万会员设专属休息室;反对者则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质疑“将基础需求与消费能力挂钩是否涉嫌歧视”。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王明指出:“当厕所这种公共设施开始标注‘准入价格’,本质是资本对公共空间的侵蚀,会加剧社会焦虑。”
更讽刺的是二手平台的“降维打击”。卖家“小A”告诉记者,她靠出租自己的会员码月入超300元:“真正年消20万的客户根本不在乎这点钱,他们要的是‘别人进不去’的优越感。”而花5元体验的大学生小张直言:“进去转了圈,除了吹风机没看出特别,就是拍了张照发朋友圈。”
截至发稿,德基广场仍未回应“是否会加强会员码管理”,智能玻璃门依旧每天吞吐着提着奢侈品袋的顾客。门内的香氛与门外的汗味,20万的门槛与1元的破解码,共同勾勒出消费时代的荒诞图景——当商业服务开始给生理需求贴上价格标签,我们究竟在为什么付费?是舒适体验,还是那张“我能你不能”的身份通行证?这个答案,或许比2000万打造的厕所更值得深思。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6210.html发布于 2025-10-14 14:54:5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