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第四批中成药国采启动报量!健胃消食片、活血止痛膏等90个品种在列

访客 2025-11-06 16:00:11 15717 抢沙发
第四批中成药国采正式启动报量,涉及健胃消食片、活血止痛膏等90个品种,此次采购旨在确保药品质量,降低采购成本,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此举有望为相关药品市场带来积极影响,提高药品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水平,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健康。

第四批中成药国采拉开序幕。

11月5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填报全国中成药联盟第四批和第二批接续采购品种范围相关采购数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业界流出,第四批中成药集采目录揭开神秘面纱。《通知》明确,11月10日正式启动医疗机构报量,11月24日17:00前,各联盟地区省级医保部门完成审核。

此次中成药集采品种清单分为28个采购组,共计90个品种纳入采购范围,包括活血止痛膏、强力定眩胶囊/片、复方鲜竹沥液、迈之灵、马栗种子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品种。值得关注的是,强力枇杷露/膏、护肝片、健胃消食片等OTC明星品种在列。

业界普遍认为,全国中成药集采历经三批实践已形成规模化推进态势。从政策演进视角看,第四批中成药集采启动标志着医保部门在中成药集中采购领域的战略深化。

覆盖院外零售明星产品

整体来看,本批中成药集采的大品类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消化系统、骨科及清热解毒类,其中独家品种6个。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层面也考虑到一些支柱中成药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网传版的蓝芩口服液、康莱特注射液、芪苈强心胶囊、黄葵胶囊等此次没有纳入。市场层面,心脑血管类中成药长期占据医院终端用药首位,消化系统用药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持续攀升及患者长期用药需求的驱动下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骨科品种则依托老龄化背景实现销售额逐年攀升。

具体来看,在OTC产品方面,本次纳入的强力枇杷露/膏、护肝片、健胃消食片等均为零售终端畅销品种,其中健胃消食片2024年销售额近20亿元,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华润江中制药以超60%份额占据主导,太极集团、葵花药业等10余家企业通过差异化规格和渠道布局竞争剩余市场,终端价格差异达3~5倍。

而护肝片市场则呈现“多强竞争”格局,葵花药业(28%)、吉林敖东(22%)、江中药业(15%)为头部企业,合计占超65%份额,其余由同仁堂等10余家企业分食。这些药企的竞争聚焦渠道下沉(基层医疗占38%)与品牌差异化(如葵花“肝损伤修复”、敖东“经典名方”定位),2024年线上销售额增长42%,头部企业控费促销挤压中小品牌空间。

OTC品种具有临床使用成熟、患者自主购药需求大的特点。2024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销售额4527亿元,处方药占比59%(2688亿元),OTC药物受线上冲击明显,占比下滑。2025年全国零售药店OTC市场销售额预计超5000亿元,行业向价值深耕转型。2025年Q2实体药店OTC市场规模达1978亿元,同比下降2.1%;其中,受感冒类、滋补类需求疲软及渠道库存影响,中成药占比63.4%,同比降低4.6%。

在业内看来,政策端将中成药OTC纳入集采,一方面旨在通过“以量换价”降低患者自费负担,例如强力枇杷露集采后预计终端价降幅可达50%以上;另一方面,统一采购标准,规范零售市场价格体系,破解中成药OTC品种长期存在的“渠道价差大、促销乱象多”问题。

在大品种处方药方面,骨科外用领域的活血止痛膏表现突出,2025年销售额预计将达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8%,前三大品牌占据45%市场份额,东阿阿胶、安徽安科余良卿药业等头部企业通过渠道深耕与品牌差异化形成竞争优势。活血止痛膏作为骨科外用大品种纳入集采,不仅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运动损伤、慢性疼痛患者的用药负担,更通过统一质量标准,倒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推动外用中药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型。

行业观点分析认为,大品类与OTC协同纳入,标志着中成药集采从医院终端向零售市场延伸,形成“全方位覆盖、多层次管控”的政策格局。以健胃消食片、护肝片为代表的OTC品种,与活血止痛膏等大品类协同集采,既通过心脑血管类等医院端大品种实现医保基金高效控费,又依托OTC庞大的零售市场规模提升公众用药可及性,推动企业从渠道依赖转向成本控制与质量提升,为中医药产业构建“降价-提质-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

中成药集采政策不断演进

从背景看,中成药全国联采是国家医保局推进集采常态化的重要举措,旨在解决中成药领域长期存在的价格虚高、流通环节混乱等问题,通过“应采尽采”实现医保基金高效利用。

第四批中成药集采《通知》文件明确,医药机构须依据品种目录及省级医保部门导入的采购平台历史数据,如实填报2024年实际采购量、价格、金额等信息;结合历史使用与临床需求,准确申报未来一年采购需求量,差异较大的须专项说明。

《通知》要求,历史采购量原则上不得低于2024年平台实际采购量;需求量未达历史量80%的,须修正数据或提交说明,强化数据真实性与临床需求导向。

据前三批中成药集采实践,政策从19省联盟逐步扩展至全国31省市,覆盖品种从76个增至175个,体现从局部探索向全国铺开的演进,响应《“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优先纳入临床必需、用量大品种”要求。第三批以97.5%最高降幅、68%平均降幅实现突破,通过日均费用限制、价格纠偏及中药保护品种复活规则构建精细化竞价体系;全国31省市全覆盖及3个月快速落地,彰显政策执行力提升。

有行业观点分析认为,第四批中成药集采会在此前基础上优化分组策略,探索分层竞价机制,在保障降价幅度的同时,建立中药材溯源体系与差异化质量评价标准,平衡价格管控与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中药集采从“降价为主”向“提质控费”协同迈进。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成药集采在全国范围推进的核心意义有三:一是通过“以量换价”降低患者负担,第三批集采平均降幅68%,年节约费用超百亿元;二是倒逼企业从渠道依赖转向成本控制与质量提升,如活血止痛膏纳入集采后推动外用中药工艺优化;三是构建“降价-提质-创新”良性循环,促进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创新巩固优势。

展望未来,随着“常规+接续”采购机制的完善及中药材溯源体系的建立,中成药集采将进一步平衡价格管控与产业创新,从“规模覆盖”迈向“质量管控”新阶段,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8754.html发布于 2025-11-06 16:00:1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71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