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厌娃背后:快节奏社会的压力投射与情绪转移
在快节奏社会的压力下,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压力与情绪的投射和转移。"厌娃"现象背后反映了社会压力对个体心态的影响,这种现象可能是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对无法适应或应对压力时产生的情绪反应,通过厌恶孩子的方式,人们可能试图转移自身压力,寻求情绪的短暂释放,这种现象也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压力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
【本文来自《不少家长称带娃坐高铁被歧视,全面推广儿童车厢现实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其实,厌娃行为只是表象。
这个社会现象的的实质是整个社会节奏过快,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以及长期处在竞争状态下,导致的利己的思维比较深入。
会把个人日常压力的宣泄,平等,公正等诉求,向社会环境转移,以寻求心态平衡。
厌烦车厢吵闹的,大多是在高铁上工作的,学习的,以及补睡眠的,等等。同等环境下,经济条件好的,生活松弛的人群,对该类现象包容程度会更高。
至于6岁以下小朋友嬉闹吵闹,是否是家庭教育。有一定程度是,但主责不不是。有些小朋友天生活跃,而且自控能力本来就不足,光重复口头教育是没用的。
很简单,觉得教育有用的网友回想下7~10岁的自己,老师叫你读题要仔细,上课要认真,有几个人做到了呢?总不是老师没有反复教吧,其实年龄越小自控力越不足,何况6岁以下小朋友。
成年了工作了,在岗位上,领导,老板交代的任务认真准时完成,不像小时候吊儿郎当,总不是教出来的,只是自控能力提升了而已。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2484.html发布于 2025-08-28 20:23:2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