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指望中国市场是高增长引擎”,跨国医疗设备巨头遭遇危机
跨国医疗设备巨头面临危机,不再将中国市场视为高增长引擎,随着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这些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其在中国的战略,并寻找新的增长点,这一变化对整个医疗设备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促使行业内的企业重新评估其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和战略定位,摘要字数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中国医疗设备市场的“低迷”,让跨国巨头也犯难了。
9月9日,出席摩根士丹利第23届全球医疗健康大会时,GE医疗首席执行官针对中国市场发表言论:目前中国市场10%的增长时代已经不再,未来将保持在个位数的增长。在中国市场保持平稳的前提下,公司中期目标和战略是完全可实现的。
但GE医疗首席执行官指出,今年招标采购的资金分配时间比任何人预期的都要长,公司预计今年中国市场的业绩将持平或略有下滑。
这番言论引起了国内医疗设备行业的关注,因为不仅是GE医疗,同样感到“悲观”的还有西门子和飞利浦。在今年的季度财报会议上,西门子医疗发言人表示,中国市场面临挑战,今年4至6月,公司在中国地区的收入继续维持在6.2亿欧元的水平。公司认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尚未有明确显露出恢复的迹象。飞利浦公司首席执行官在采访中也表示,预计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的情况仍将保持低迷。
2024年,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三巨头”中国区业绩都遭遇了大幅度的业绩滑铁卢,甚至对公司整体收入造成拖累。这一趋势在今年上半年未能扭转,也就难怪GE医疗CEO会有这番表述。
行业周期
中国市场变得“冷淡”了。这是巨头们的普遍感受。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内医疗设备市场一改以往旺盛的态势,医疗器械企业整体进入业绩承压的瓶颈,就连跨国医疗设备厂商都不例外。
外资医疗设备曾经历过黄金年代。业内人士向健识局分析,过去数十年间全国医疗机构都在高速扩张,带动了医疗设备的大量需求。据北京晨报报道,2001、2002年,GE医疗中国区收入分别达到了50%和30%增长速度。
然而现在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增速了。今年上半年,GPS三家中国区业绩虽然有了一定的恢复,但整体仍然承压。飞利浦集团中国区收入仍在下降,比去年同期下滑11%至5.79亿欧元;GE医疗在中国收入11.6亿美元,同比下滑2%。三家里只有西门子医疗中国区收入有所增长,营收12.35亿欧元,同比增长2%。
GE医疗CEO由此断言:中国市场未来的增长模式将更接近于现在西方市场所呈现的模样,即不再是过去以新增安装为主,而是更多在设备替换方面。
这也是国内市场参与者的观点。上述业内人士称:“现在只是回到了相对更平稳的增长。增长放缓其实是行业必经的发展周期。”
中国的医疗机构经过长达十余年的扩张,经营状况开始转向。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013至2022年间,我国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都在40%的水平,平均每家医院的结余率则在2%至4%的区间。尤其是推行DRG/DIP等医保控费的政策后,医院不再敢大手大脚花钱,大量采购大型设备的动力不足了。
尤其是自2023年7月医药反腐启动以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采购设备更加谨慎,放慢了采购节奏。跨国巨头,还是迈瑞、联影这样的国产厂商,全行业都面临着业务量下降的境况。
目前,医院采购需求的低迷已经相对有所改善。众成医械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以来,医疗设备月度招标数据显现出持续的改善。但据业界观察,从公开招标到收入确认的时间差被显著拉长,行业的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飞利浦表示,公司仍然相信中国市场的长期前景。下半年,公司预计会有所改善,但步伐会较慢。
面临多重挑战
巨头纷纷承压之下,下一步中国市场的布局会如何?这是业界最关心的。
长久以来,跨国医疗器械巨头占据着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最主要的市场份额。中国市场的用户群体规模庞大。这是巨头看中中国市场最重要的一点。在各种发言中,GE医疗等企业均表达了对中国市场前景的看好。为了应对新的市场环境,跨国医疗器械巨头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中国本土化的进程。目前,GE医疗在中国销售的产品95%以上实现国产,轴承、探测器、球管、超导磁体等核心部件均已国产化。
但这还不足以和本土企业比成本。国产医疗设备厂商们占据“地利”的优势,正在加速市场份额的挤占与技术的突破。众成数科数据显示,2021至2024年,飞利浦超声、MR、CT设备的市场规模及市场份额均有所下滑,市场份额的降幅约在3%-7%之间。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国内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来刺激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增长。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在财政上利用贴息贷款、专项债等形式鼓励医院采购医疗设备。据机构统计,今年上半年,医疗专项债发债规模超过3000亿元,用于医院改造和设备购买。
但这些政策反倒加速了国产品牌对跨国厂商的替代。国内大三甲医疗机构的设备采购基本已经定型,在具备增量的县域市场,专项债设备采购往往对产品价格有限制,外资巨头如果不肯放下身段降价,就不得不让出市场。比如在GPS三巨头中国区业绩都下滑的背景下,联影医疗今年上半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各增长12.79%和5.03%。
中国市场不是没有增长,而是增长的方向变了,这个方向值不值得跨国设备企业继续追逐,就要看各家的市场决策了。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4272.html发布于 2025-09-17 16:02:0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