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募资次日就“违规投资”,瞒了四年才披露!复宏汉霖遭联交所公开谴责
复宏汉霖因募资次日进行违规投资并在四年后才披露此事,遭到联交所公开谴责,该公司在募资过程中未能遵守相关法规,且隐瞒了重要信息长达四年之久,引发了监管机构的关注和调查,这一事件暴露出公司在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对其声誉和信誉造成了负面影响,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9月2日,香港联交所一纸纪律公告,将生物医药明星企业复宏汉霖(02696.HK)与其前CEO刘世高博士推至风口浪尖。联交所不仅公开谴责公司,更指令刘世高必须完成26小时监管合规培训,才能再度担任上市公司董事。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起事件背后,不仅暴露了一家龙头药企在公司治理上的重大缺陷,更折射出港股市场监管趋严的明确信号。
事情要回溯到五年前。2019年9月25日,复宏汉霖成功登陆港交所,募资净额超31亿港元。但就在上市第二天,公司前首席财务官张子栋代表公司与尚乘环球签署了一份投资管理协议,将1.17亿美元——接近募资总额三成的资金——委托其进行投资。令人震惊的是,该协议不仅约定资金锁定两年、自动续期,还明确规定“公司期间不得撤回投资”,完全违背招股书所列资金用途。
更匪夷所思的是,时任CEO刘世高虽未直接参与协议磋商与签署,却在事后批准支付了高达350万美元的首期管理费。他声称自己曾向CFO询问,得知该投资“高流动性、低风险”“可随时赎回”“管理费符合市场惯例”——于是便签字放行。既未审阅协议文本,也未提请董事会决议,更未咨询合规顾问。一套“标准风控动作”全部缺席。
结果呢?这批资金被用于认购债券及非上市实体承兑票据,流动性远低于描述。直至2023年报披露,公司才陆续收回约5064万美元,仍有相当部分资金处于风险之中。而最严重的是,公司始终未在招股书、年报等任何公开文件中披露这一重大交易,直接违反《上市规则》中关于信息披露、合规咨询、资金用途等多达五项条款。
联交所的裁决书中明确指出:刘世高未以应有技能、谨慎和勤勉履行董事责任,未能促使公司建立有效内控制度。尽管他辩称“信赖CFO专业判断”,但作为首席执行官,这种信赖绝不能替代主动尽职审查。
回看复宏汉霖的发展历程,不难令人唏嘘。刘世高作为海归科学家,2008年回国创业,2010年携手复星医药创立复宏汉霖,一度被看作是中国生物药国际化的标杆人物。然而就在企业高光时刻,却因内控漏洞、信披违规遭遇联交所追责,无疑为其职业声誉蒙上阴影。
而另一方面,复宏汉霖自上市以来股价长期低迷、流动性不足,早在今年初复星医药就曾提出私有化要约,最终却未能成行。最新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28.2亿元,盈利3.9亿元,虽保持增长,但资本市场信任一旦受损,重建之路注定漫长。
此次联交所的纪律行动,既是对复宏汉霖与刘世高个人的惩戒,更是向所有上市公司发出警示: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不容挑战;投资人的知情权,不容漠视。无论是明星科技企业还是传统巨头,公司治理没有“例外”,信息披露没有“侥幸”。唯有真正将合规嵌入企业基因,才能在长期竞争中行稳致远。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gaaao.com/gaaao/3008.html发布于 2025-09-03 11:05:1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